蠢萌帝妃,陛下獨寵 作品

第565章 王師


                 慶王造反的消息,如同一顆巨石砸入沸水,在帝都徹底炸開鍋。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消息都太過突然,遠遠勝過當時遼王入都。

  相比較遼王自小將要當皇帝掛在嘴邊,慶王更偏向於偽裝與審時度勢。

  好比當年,明明前一刻還爭地如火如荼,但知道已成定局,下一秒,便可以收斂刀鋒,對著小自己許多,出身低微的弟弟俯首稱臣。

  足以看出,他雖不如遼王耀眼聰明,但足夠能忍。

  所以誰也沒料到,這樣一個謹慎的人,會在年近五十,已非壯年的時候突然造反,還是以這種簡單粗暴的法子,第一件事便是換下了象徵這元德帝的軍旗,改成了慶王府的旗幟。

  打的旗號也很簡單粗暴,元德帝得位不正,所以上天才會降下災禍,帝都爆發時疫,身為先帝長子,要替天行道。

  且不說這個理由如何,但明顯遲了點,帝都的時疫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靠著柳大夫的藥方和國策,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壓根就激不起民憤。

  只是慶王不得不等到皇帝對戎族用兵的時候......

  顯而易見,目前的局勢,慶王要比遼王那時候要危險地多。

  遼王幾乎是單槍匹馬入都,靠地是腦子,到最後也未動邊境的一兵一卒,南境除了小批戎族打家劫舍,始終固若金湯。

  慶王可不同,他少年從軍,在北疆經營了二十多年,手中掌握著北疆的大半兵力,尤其如今,陳老將軍被遣往南境,剩下的幾個副將壓根不是慶王的對手,且還不能擅動。

  一邊是要起兵造反的慶王,另一邊可還有虎視眈眈的西秦,可謂是分身乏術......

  朝堂上炸開了鍋,當即便有人上奏,南境停戰,回援北邊,防止慶王軍朝帝都起兵,只是都被皇帝否了。

  幾位武將請戰,最後皇帝卻定了駐守永州的謝侯打頭陣,牽制慶王大軍。

  謝侯還在永州,收到聖旨當即調兵,謝家大郎近日卻剛好在帝都,原因當然是為了自家二弟謝池和國公府二小姐蘇夕的婚事。

  謝家一門雙爵,雖屬於世家,但在世家和皇權中一向保持中立,長子娶了皇家的明成郡主,次子便要娶世家女。

  怎麼說呢,皇帝對謝家當然不如對陳家和蕭家信任,此番叫謝侯去打頭陣,倒是有些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