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四十一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

  “不錯,正是因為這首詩借古諷今的詩作觸怒了先帝,加上當時旁人煽風點火,先帝一怒之下便將王越謫居安陸!”謝遷還原當年的真相道。

  朱祐樘默默地喝了一口茶,發現這些讀書人真的太會玩文字遊戲了。

  張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還是愁眉不展地道:“雖然咱們知道當年王越獲罪的真相,但這詩作太能牽強附會了,刑部那邊必定不會同意免除王越的罪名!”

  “凡是詩作,真要挑的話,總能挑出一些毛病!王越的詩作怨念過重,所以他的詩作的毛病更加突顯,固而此罪更加難以洗除!若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只有……”謝遷點到而止,顯得若有深意地望向朱祐樘,有一些話卻是猶豫著要不要全部說出來。

  朱祐樘的心裡微微一動,卻是放下手中的茶盞道:“謝師,你的意思是徹底將水攪渾對吧?朕即刻下令北鎮撫司收集所有在朝官員的詩作,由你幫他們都找一找毛病,刑部尚書杜銘可為重點照顧!”

  “啊?”張升聽到朱祐樘已經著手解決問題,這才後知後覺地張開了嘴巴。

  謝遷發現自己早前真的是大大輕視朱祐樘的智慧了,都不需要自己建言便已經洞悉其中的玄機,當即便恭敬地拱手道:“臣領旨!”

  “事情便這麼定了,你們先退下吧!”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經找到解決的方法,亦是暗鬆一口氣道。

  此事之所以鬧到這一步,王越被刑部咬著不放,實質跟自己操之過急有關。

  文官集團跟王越未必真的不死不休,只是得知自己要起用王越總理鹽政,這些人才咬著王越的罪名不放,只肯讓王越赦罪而不是除罪。

  若是自己事先不動聲色幫王越除罪,再起用王越總理鹽政,那麼第一步便不會有這麼大的阻力,而第二步便是水到渠成。

  只是事情便是如此,不可能推倒重新來過,終究是低估了文官集團的鬥爭智慧。

  吃一塹,長一智。

  哪怕是來自於後世,智商和眼界都有天生的壓制,但亦得事事謀而後動,同時要加緊招攬更多有智謀的人為自己所用。

  下午時分,爾雅顯得擔憂地走進來道:“皇上,太皇太后讓你到清寧宮一趟,聽聞慶雲侯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