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

  儘管大明的賞賜在他們眼裡不算多,但真要每年扣除一半賞賜的話,他們的心無疑亦是要心疼得滴血。

  跟遠離遼東的阿勒楚喀部不同,他們的地盤跟遼東是緊挨著。

  一旦他們敢跟大明朝廷直接翻臉,且不說賞賜和貿易都會中止,而且很容易便會面對大明的大軍。

  正是如此,大明朝廷真要削減他們的賞賜,他們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不由得憎恨地望向那個女真人。

  趙承慶等武勳看到弘治帝如此強勢,不由得挺直了腰桿。

  大明有碾壓四方的實力,結果文官集團一直倡導共享太平之福,以致他們大明王朝屢屢充當冤大頭。

  現在擁著如此強勢的帝王,讓他們亦是湧起一份男兒氣概,卻是絲毫不畏懼戰爭。

  阿勒楚喀衛同知庫勒擦的漢語不是很好,顯得後知後覺地驚訝道:“你不增加亦罷,竟然還要減半?”

  “阿勒楚喀衛除名,即刻將庫勒擦打入大牢,聽候發落!著令阿勒楚喀部落首領前往山海關受縛認罪,否則大明必伐之!”朱祐樘的目光落在一臉傲慢的庫勒擦身上,又是做出一個決定道。

  啊?討伐?

  此話一出,不僅是庫勒擦徹底呆住了,而且海西女真其他六名代表呆住了,連同脫火赤等使者亦是震驚地望向朱祐樘。

  以前大明朝廷都是喜歡息事寧人的作派,歷來都是堅定的和平派,亦是因何剛剛加入大明的阿勒楚喀部落敢於獅子大開口的原因。

  只是現在一言不合,不僅將阿勒楚喀部落進行除名,而且還要求阿勒楚喀部落自縛,否則大明竟然要討伐。

  這才剛剛春節啊?又要興戰事嗎?

  滿朝的文臣聽到弘治帝對阿勒楚喀部落的通牒,頓時紛紛震驚地望向他們的帝王。

  誰都沒有想到,阿勒楚喀衛同知庫勒擦捅破金錢持續的脆弱君臣模式後,這個帝王竟然不惜以戰爭應對。

  按說,大明皇帝有著享之不盡的天下之福,應該是最不喜歡戰爭的人,但弘治帝簡直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戰爭狂。

  若說征討建州衛還情有可原,畢竟雙方的領土相鄰,但想要征討阿勒楚喀部落簡直有點不計後果。

  跟建州有所不同,這阿勒楚喀部位於海西女真的北面。想要對其征討的話,不僅需要走更遠的路,而且需要花費更多的糧草。

  另外,誰都不敢保證途經其他海西女真部落會不會遭到反水,從而切斷征討大軍的糧草。

  禮部左侍郎丘濬和太常寺卿程敏政相視一眼,正要站出來勸阻,只是發現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投來充滿敵意的目光,頓時讓他們打了一個激靈。

  兩名大漢將軍上前,當即要將這個不可一世的庫勒擦押送大牢。

  庫勒擦看到大禍臨頭才意識到災難降臨,卻是十分憤怒地掙扎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你是國使嗎?你只是我們大明衛所小小同知,當心本侯現在便斬了你!”靖遠侯趙承慶顯得十分鄙夷地道。

  跟北順、北越和朝鮮等使團不同,海西女真名義上是內附大明,成為大明的一部分。至於庫勒擦僅僅是阿勒楚喀衛同知,並不在來使的範疇。

  當然,若是這個庫勒擦能看清形勢的話,不要說一些大不敬的話語,大明方面恐怕並不會真斬了他。

  庫勒擦意識到自己的要挾起了反作用,更是知道自己現在確實有性命之憂,當即理性地乖乖閉上了嘴巴。

  只是他很確信自己的首領絕對不會向大明王朝妥協,更不可能自縛于山海關,一場戰事將在所難免。

  這一場朝堂鬧劇結束,接下來到了賜宴環節。

  只是誰的心裡都十分清楚,弘治四年的大明已經不可能平靜,大明即將面臨一場來自東北的戰爭。

  “呂宋金礦的資金都還沒有解決,現在哪有銀子打仗,當真是胡鬧至極!”禮部左侍郎丘濬看到眼前的暴君推動一場戰事,不由得暗自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