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五章:罰罪

  本來,死去的濟南相自然是當仁不讓的背鍋,有一說一,這事也是你荀緄搞出來的,現在你死了,這鍋肯定還是要扣在你頭上的。

  但今個白天,久在深宮的濟南王出來了,直接就去了燒的只剩下外壁的曹寺。還活著的諸多曹長在功曹高綜的率領下,一路作陪。

  濟南王先是擠出了幾滴眼淚,然後義正言辭講這事一定要速辦,嚴辦,還要辦到底,如此才能對得住滿城死難。

  高綜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濟南王這番話到底是啥意思。

  按計劃,他們已經寫好奏疏,快馬送去京都呈送給國家,讓國家定奪了。總之奏疏裡就是一個核心意思:

  “這一切都是濟南相荀緄剛愎自用,不明敵情,以致此厄。”

  後來,高綜那邊還是自己去問了濟南王,問他這話的意思。

  誰知那濟南王說了句:

  “我聽說濟南相識給他兒子背的鍋?那叫荀彧的,一介豎子本就不該操持權柄,現在還闖下這麼大的禍。他沒罪,說不過去啊!”

  高綜懂了,原來是要辦荀彧,但他有點為難了,畢竟他對此子也蠻看中的,是個人才,這剛讓人父抗了所有事,又辦他兒子,這事他高綜有點難。

  “濟南王,這荀彧的妻子是唐氏女,辦他,有點難啊!”

  濟南王懂了,有點難,就是能辦唄,只是嫌錢不夠。

  濟南王咳嗽了兩聲,說了這麼一番話:

  “本來嘛,這次糧倉被破後,裡面的粟菽都被附近的裡戶給搬光了。這等亂民還有國法在?我個人建議,你要擔起這個責任啊,尤其是現在濟南相空虛,更需要你這個功曹勉力。你說呢?高功曹?”

  濟南王的話一說完,高綜就笑了,他立馬向濟南王保證:

  “這件事我會徹查,來龍去脈我都會查清楚。保證不放過任何一個罪人!”

  高綜當然高興,就剛剛濟南王那番話,就給他夾帶中增加數十萬石粟,和這個一比,荀彧這小子也只能吃點虧了。

  濟南王為何要辦荀彧呢?

  其實都是出在荀彧給其父推薦的兩位俊才身上。當日,濟南王也想延攬這兩人,尤其是其中那個叫邴原的士子,他分外看好。

  這個邴原不是第一次來東平陵遊學了,幾年前此人就和同縣的管寧一起來過。當時濟南王在伏氏精舍做客,就聽過此人與他那些同學辯論。

  當時濟南王在,所以有阿諛的就問了一個刁鑽的問題:

  “君父各有篤疾,為藥一丸,當救君邪?父邪?”

  然後那些人就大談忠君如何如何,而只有邴原於席中作色道:

  “有何可論,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如不孝,如何能忠?所以必然要救父!”

  當時濟南王就欣賞此人純孝有道,就想給延攬到宮裡做傅,培養他的幾個兒子。但可惜,當時邴原以學問不精,婉拒了。

  但這次邴原本是要入他宮的,而那個荀彧小兒,不知說了什麼,竟然讓邴原去了濟南國相的幕府。

  真是豈有此理!他濟南王的威嚴就被這幾個儒生往地上踩?

  既然如此,你荀彧就來看看,我濟南王罰罪,你能不能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