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五百零三章:博弈

  三千騎兵的規模是何等浩大,黑夜怎麼都藏不住這震天動地的馬蹄聲,東坡砦上的王當直接色變,他驚疑的看著自己的東方,心頭蒙上了不詳的預感。

  這等規模的騎軍不是自家的,前軍元帥部所轄騎軍一共就是兩千騎,其中千騎被佈置到了平原後方,留在本軍的就只有千騎。所以很顯然這是一支屬於漢軍的龐大騎軍團。

  閃爍間,王當立馬意識到敵軍是要打自己的援兵。

  說來好笑,圍點打援是泰山軍一直以來的慣用戰術,但許是和平原兵打久了,對面從來沒用過這一手,所以泰山軍也形成條件反射了。

  此前平原兵每每襲擊東坡砦,泰山軍就會派遣一支騎軍遊弋在戰場外圍,時刻給平原兵造成威懾。

  而這一次,那突騎將顯然沒意識到這一次有什麼不同,下意識就帶騎出營了。

  西北面的廝殺聲屢屢不絕,甚至最西面的泰山軍大營內也聽到了。

  一直混不吝的丁盛這會就站在望樓上,凝重的看著西北面的黑暗。

  他並不清楚出營援東坡前砦的突騎到底有多少人。丁盛既希望人數少,這樣損失就會小,又希望人數多,寄希望他們能擊潰伏兵。

  這個時候的丁盛手裡都是汗,他很知道突騎對自己的重要性。

  原先的平原津防線分為河東河西兩處,這兩處就是靠平原津聯繫,由大河水師來防衛。

  而在河東的十處砦壁又可分內外兩片,內砦幾乎都是和大營相連,而外砦則是佈置在河東岸的數座土坡上,作為拱衛。

  而內外砦的交通保護幾乎就是靠突騎來保障的。如果突騎在這裡損失慘重,那內砦和外圍的交通就要被阻斷,到時候沒有了援軍支持的外砦,就危險了。

  於是,丁盛第一時間就要去救援西北面的突騎。

  但時任長史的陳琴卻阻止了丁盛的衝動。他勸丁盛:

  “帥不可急而興師,以免落入漢軍算計。如今天色已黑,敵軍即便伏擊了支援的突騎,但也不能殲之。而一旦我中軍大砦出動,焉不知這就是敵軍的真正意圖?所以,請大帥鎮之以靜,相信眾將自己的判斷和能力。”

  被陳琴這麼一勸,其他在中軍的將領們,如趙鎔、丁武、黃勇三個校尉也來勸了。

  他們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現在外圍砦壁的主將是金泉,他是我泰山軍的宿將了,打了不知道多少戰事,即便被伏擊,也有自己的判斷。

  而如果中軍出援,遇到敵人伏擊怎麼辦?要知道到現在審配的新軍精銳還沒有出動呢?得防著這一手。

  幾番話下來,丁盛已經冷靜了下來,他來回踱步,終於下定決定。

  他對陳琴等人道:

  “不,這兵還要出,不讓我們雖然安穩,但就被動了。”

  見陳琴要勸,丁盛冷靜分析道:

  “這就是反其道行之。你們的分析,敵軍會不知?如曹操這樣的人,雖然我不屑,但也知道這人是有幾分智計的,他要打我伏兵,定然也預料到我軍識破此策,然後其人就可以從容拔我外圍防線。”

  丁盛越想越覺得對,他對陳琴道:

  “他們覺得我軍不出,我軍就偏要出,打他個措手不及。”

  陳琴也在分析這個可能,但想了想,他還是道:

  “這個風險還是大了,萬一對面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複雜,就是單純要伏擊我們呢?這樣我們出營,豈不是正中其埋伏?”

  但丁盛還是搖頭:

  “所以我要先後出兵。一會由趙鎔、丁武兩人帶著兩校尉部四千出砦先行,然後我會帶著軍本部的弩炮營和黃勇部再出發。如果趙丁二人被伏,就結陣守,等我援兵一到,內外夾擊,必破賊軍。然後我軍再兵力向東北,救援突騎。”

  陳琴還是反對:

  “那樣我中軍大營就空虛了,如果曹操是來攻我大營,我等又如何應對。”

  丁盛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中軍的外圍還有內砦的鎮戍兵,憑堅砦利刃而守,又有何懼?在加上一會你拿我軍牌令西岸的韓浩率兵來援,萬無一失。”

  如此,丁盛到底還是說服了眾人,這援軍到底還是出了。

  丁大器的判斷是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