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入聯軍被辱,反手認祖歸宗 作品

第35章 袁術:我是懂陰陽的

  現在死的死,走的走,他又何必糾結於董曜。

  大爭之世已經來了,他也應當速歸冀州,接收韓馥的地盤。

  此時十八路諸侯,馬騰回到西涼。

  韓馥橫死在逃跑的路上,公孫瓚脫離諸侯聯軍。

  曹操雖身還在聯軍之中,卻早已看清楚這些人都本質,不想與這些人為伍。

  其他人見狀,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響。

  甚至分兵前去攻打其他關卡的諸侯,也逐漸沒了先前那般進攻的態度,有了退卻之意。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身為盟主的袁紹,態度消極。

  其手下士卒也是如此,每日就連訓練,巡營等重要事物都鬆懈下來。

  董曜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心知機會來了。

  “公子,聯軍已經名存實亡,是時候出擊了。”

  徐榮抓住時機,袁紹兵馬雖多,卻上下無戰意。

  虎牢關內士卒每日訓練,不曾懈怠。

  此時若是出擊,一戰就能勝之。

  “傳令下去,集結精銳士卒,今夜,便是突襲聯軍大營之時。”

  十八路諸侯聯軍想退?

  那是不可能的。

  今夜過後,董曜要讓世人皆知。

  不是十八路諸侯自己散了,而是被他給殺的四散而逃。

  與此同時,汜水關內李傕也得知了韓馥死去的消息。

  他被孫堅等人堵在關內許久,早就憋了一股子怨氣。

  韓馥之死,定然會給聯軍士卒帶來士氣影響。

  此時不率兵出關滅滅孫堅的威風,更待何時?

  隨後他召集諸將議事。

  “打,這孫堅太過猖狂,我早就想教訓他了。”

  郭汜身為李傕的搭檔,當然是響應。

  其他諸將紛紛附和,李郭二人都這意思,他們能唱反調?

  賈詡則是一言不發,十八路諸侯分崩離析,這仗打不打都無所謂。

  趙雲匆匆來到此地,他可是肩負使命而來汜水關。

  師兄明確告訴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出戰。

  李傕想要違背師兄的命令,他自然要來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