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

大齊皇朝,京城未央宮。




瓢潑的大雨肆意傾瀉在一處處殿宇亭臺的簷脊之上。




承慶殿中,三步一燈盞,五步一燭臺,燭光將整個殿宇映得通明。




值守的宮女太監,在今夜已是換過兩次燭火,但高坐丹陛之上的那位皇帝陛下卻絲毫沒有要休息的意思。




而在丹陛之下,兩名女官正跪在地上唸誦奏疏,




“戶部尚書徐昺之伏惟啟奏:陛下聖體春秋,已至而立之齡,然自陛下繼位十四載以來,後宮諸妃,至今仍未有子嗣誕下,為大齊江山社稷計,臣懇請陛下效仿前朝故事,擇宗室子入宮撫養,以保大齊國祚穩固....”




“吏部尚書張景林伏惟啟奏:陛下履極至今已有十四年爾,臣等無能,未能框君輔國,為君父分憂,致使陛下萬機之暇,終日忙於國事,以至經年無所出,國中十四載間未有儲君。




如今民情洶洶,甚囂塵上,市井之間皆妄議宮中之事,臣以為當此之際,陛下應親自挑選才賢俱佳之宗室子過繼為皇嗣,以平洶洶民情.......”




“工部尚書王希垚伏惟上奏:臣仰史冊,自古帝王雖是至尊,卻未有獨處之時。朝堂之上,有各司官員稟奏公事,深宮之內,有宦官內侍圍繞左右,起居寢食,有宮娥侍從侍奉前後。




然,此上種種於陛下言之皆乃旁人,親近之人惟太子皇嗣爾。




大齊十四年間皇嗣之位空缺,陛下經年無親近之人侍奉膝下,為大齊江山計,為陛下計,臣惟願陛下擇選宗室之子,以補皇嗣之缺.....”




“國子監祭酒劉文啟奏:臣聞人之常情,莫過於父子之情,人之常樂,莫過於父子之樂。陛下雖聖哲之身,但天性亦當如此....”




“欽天監監正李澤清啟奏......”




“禮部尚書劉言善......”




“..........”




一封封的奏疏,言辭不同,筆跡不同,但所言所講的都是同一件事,請陛下擇宗室子立為皇嗣。




這樣的奏疏有很多,厚厚的一摞,兩名女官一個遞,一個念,兩人全程都垂著腦袋,甚至連眼瞼都不敢抬一下,她們實不敢去看高坐丹陛之上的陛下。




坐在丹陛之上的那位皇帝陛下神色冷冽,身著一身玄色常服,手上的硃筆不停,正斂眼抿唇,低頭處理著案桌上的一封封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