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系統竟然嫌棄我是處男 作品

第578章 未來的發展規劃

  於是,郝仁準備帶領著當地的牧民一起努力。帶著他們他們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同時也準備發展了手工業和商業。畢竟這裡的一些特產都是大宋稀缺的,而大宋的一些基礎物資,在這裡也是緊俏貨。不說別的,就是單純的羊毛加工,在機械化之前,手工羊毛紡織行業就能帶動這裡的經濟發展,在郝仁的規劃下,河湟之地的經濟肯定能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河湟之地將會和內地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郝仁積極推動兩地的交流與合作,他相信,只有通過交流與合作,才能夠讓河湟之地更好地融入到大宋的大家庭中。

  為了加強河湟之地與內地的融合,郝仁決定在這裡開展漢化教育。他準備請來了一批優秀的老師,讓他們教授當地的孩子們漢語、漢字和漢族文化。大宋不是有很多舉人進士啥的麼,進士就算是不願意來,一些舉人啥的,只要給一定的政策,相信還是會很樂意來的,郝仁相信,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夠讓河湟之地的人民更好地瞭解內地的文化,從而更好地融入到大宋的大家庭中。

  到時候隨著漢化教育的開展,河湟之地的人民逐漸接受了漢族文化,他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發展,更加的想要進步。畢竟誰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慢慢的融合在一起之後,他們就會慢慢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河湟之地的居民,更是大宋的公民。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湟之地逐漸成為了大宋的一個重要的養馬場和糧倉。這裡的馬匹特別適合做戰馬,能夠為大宋的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同時,開墾出來的荒地也能種上一些合適的糧食,這裡的土地肥沃,糧食產量肯定也很高,起碼能夠滿足當地駐守軍隊和本地人的需求,並且還能提供充足的糧草。不需要大宋千里迢迢的運送物資輸血,相信只要不成為大宋的負擔,還能自給自足反哺大宋,就算是朝廷裡的那些迂腐文官,也不可能太過於說三道四吧?

  郝仁相信,終有一天,河湟之地的人民會和內地的人民成為真正的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