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有毒 作品

第211章 情況好像有些不太對

招撫的事情,交給其他人去做明顯是不合適的。




所以在朝會結束之後,向朱由校請示了具體要求之後,魏忠賢便帶著一隊人馬,往陝西去了。




而朱由校本人,則是抽空去忠賢軍校去了一趟。




第一批的宣武郎如今已經培訓結束,大部分都被調到了京營之中任職。




留下來的約有五百人,他們除了會被重點培養以外,還要肩負起第二批宣武郎的培訓。




第二批宣武郎的培訓,比第一批更加細緻,培訓教材也變的更加完善。




根據他們的文化水平不同,又被分成了五十個班,每個班六十人,總計三千人。




如鮥瞳,他現在就搖身一變,從受訓者,變成了施訓者。




每一,他都要遊走在不同的教室中,講述跟隨朱由校南下時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




站在教室外面,朱由校看著講臺上正滔滔不絕的鮥瞳,向身邊的張維賢隨口問道。




“這一批,還要多久能夠下放軍隊?”




張維賢胸有成竹的答道:“回陛下,最多一個月即可!”




宣武郎的好處,不止是盧象升體會到了,作為武勳,他更能明白這些人進入軍隊之後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以往,大明的士兵眼裡都是隻有自家主將的。




不!




不止是大明的士兵!




如果往前翻的話,漢朝、唐朝、宋朝,幾乎每一個朝代的軍隊都是如此!




而這,也是朝廷忌憚和打壓武將的根本原因!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




只要主將一聲令下,造反也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




但是隨著這些宣武郎下放到軍隊之後,他們會在不知不覺間,對士兵進行潛移默化,改變士兵們的認知。




而這樣的情況,不止是對朝廷有利,對於領兵的武將來,更加有利!




打消了朝廷的疑慮,主將的前程才能更加光明!




除非,那領兵的將領壓根兒就沒安什麼好心思。




對於這樣的人,更該派宣武郎過去,早一日發現,早一日處理,也能避免釀成難以挽回的禍患。




現在是二月初,再過一個月,便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