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日月,農工,人民

 朱由校看到溫體仁眼中閃過了一絲莫名的神色, 不知道這壞老頭又想到了什麼,不由淡淡一笑。

 “溫老以為朕找他們所為何事呢?”

 溫體仁嘿嘿一笑:“陛下天心深淵難測,老臣不敢妄自揣度。”

 “無妨,且說來聽聽,說錯朕不怪責便是。”

 溫體仁聞言也放開了:“陛下之前的安排都是為了教化西方百姓。”

 “陛下天心玲瓏,既然考慮到西方百姓,必然也想到了咱們大明的子民。”

 “老臣以為,陛下下一步應是想大力發展我大明的出版行業,好讓更多的百姓能夠更加清楚瞭解我大明當前的發展,以及各種政策改革的情況。”

 朱由校點點頭:“嗯,大致方向倒是不錯的。”

 溫體仁略略思索後,眉頭微皺:“只是陛下,出版印刷書籍售價不便宜,一般百姓人家恐怕不捨得買。”

 朱由校:“朕也沒說一定要按書籍的形式發行。”

 溫體仁聞言眼睛一亮:“陛下莫不是說的報紙?像《京報一樣!”

 “嗯,就是像《京報一樣,只是這《京報主要報道的朝廷政令、官員任免和一些軍事內容,只在京師周邊的官員和士紳、富商之間發行。”

 “朕覺得這還遠遠不夠。”

 溫體仁補充道:“陛下,其實現在民間也有自己發行的報紙,叫做《急選報,主要報道一些社會新聞和奇聞異事等。”

 “哦,這《急選報在什麼地方發行?”

 溫體仁有些尷尬:“也是在京師及周邊地區發行。”

 “不夠不夠!朕要大明今後全國各大城池都有朝廷統一發行的報紙,紙張質量差一點沒關係,印刷清晰即可。”

 以前老百姓瞭解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官府衙門前的公告,能瞭解到的信息是少之又少。

 像北京和南京這樣的繁華大城,出版物繁多,那裡的百姓能接觸到的信息豐富,其知識儲備和見識自然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勝一籌。

 如今大明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社會正處在大變革中。

 只有整體提升人民的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