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光寒十四洲 作品

第180章 不同的專業相同的掛科!稷下學子:還以為百家爭鳴已經是極限了!

大宋。



農學家陳旉看著天幕上那些畫面後,並未發笑,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那種種看似荒誕的畫面背後,隱藏著的卻是一股讓人不寒而慄的震撼。



後世之文化已經發展到了他無法理解的地步。



農學?



陳旉有些不解,本以為農業的最高級形態無非就是如同自己這般,編撰一本《農書》已是極致。



將大宋百姓以及古代先賢種植水稻以及養蠶、栽桑、養牛等生產技術的豐富經驗!



與那些合理施肥改良土壤,使地力常新壯的經驗記錄下來,已經是農業前無古人的功績。



誰曾想……



後世之神農竟然就是這所謂農學出身?



陳旉短暫沉默後立馬醒悟過來,所謂的農學怕是包含甚廣。



絕不只是所謂的百姓經驗,應該是更加科學、更具有規律的東西!



與後世的“農學”相比,自己編纂的那一本《農書》實在是淺顯到了極點。



一時間,陳旉直接被自己的推論震得險些失去平衡。



但此刻他明白,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



雖然天幕中透露出的信息不多,但他並不缺乏舉一反三的思維。



既然農業能成學,既然後世之農業包含如此甚廣,那他的《農書》又豈能侷限?



大明。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認知再一次被顛覆。



此刻的他有些猶豫起來。



作為一國帝王,他知道朝局的穩定有極大一部分是因為百姓安穩。



而為了保證百姓的安穩,勢必不可能像後世一般人人讀書,若天下誰都是士子,那誰來當農民?



但現在,天幕上那所謂的農學讓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在此刻他不僅僅是一個帝王,更是一個曾經作為農民的人。



他無比清楚,假如能將所謂的農學推廣開來,定然是造福萬民的幸事。



恰好此刻的朱標也投來視線,視線剛一交錯朱標便率先開口。



“父王!”



“兒臣以為,應大力推廣所謂農學才是,如此方可成就我大明不敗之基業!”



“民生安穩則天下安定,天下安定則大明千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