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95章 應天府鄉試主考官,胡廣!

文淵閣。




朱棣駕臨此地。




永樂皇帝有一個習慣。




那就是商議戰事,喜歡召集一眾靖難武夫。




而商議文事民生,則是來這文淵閣,詢問他挑選的七位名士。




這七人分別是解縉、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都是飽讀詩書的才學之士。




其中尤以解縉為最,自幼才學過人,書法文章無一不精,被譽為大明第一才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棣對解縉頗為寵信,不但將他提拔為翰林院侍讀,而且還命解縉進入內閣,擔任首輔,參預機務,尤為看重。




有事兒沒事兒,朱棣就喜歡召解縉奏對,與他商議民生大事,恩寵可見一斑。




此刻只有解縉在文淵閣當值,其餘六人都忙著其他事情。




朱棣與解縉閒聊了一會兒,就提及了正事。




“解學士,科考在即,應天府鄉試主考官,卿家以為何人妥當?”




聽到這話,解縉眼底深處閃過一抹喜色,表面上卻還是恭敬如常。




“皇上,科考乃朝廷掄才大典,萬不可懈怠。”




“再者應天府乃是大明首善之地,更是人文極盛之域,所以應天鄉試更是有著天下表率之責!”




“國初開科取士,太祖高皇帝尤為關切,應天府考官多是當朝高官及飽學之士,自此也就成為了定製。”




“是以這鄉試主考官,必須得是學貫古今的才學之士,非一般官員可以勝任!”




解縉嗶嗶賴賴了這麼久,朱棣聽得都有些不耐煩了。




他當然知道科舉大考的重要性,否則也不會為了安撫天下學子,即位稱帝之後就立馬開了一次恩科。




所謂恩科,就是逢朝廷慶典,特別開科取士。




因為科舉正常情況下是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會試和殿試,是為正科。




不過畢竟取士人數太少,所以總有大量學子士子落榜。




這開恩科就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乃是帝王收買士林之心最好的手段。




“卿家以為何人可以勝任?”




“朕覺得胡儼就很不錯嘛!他學貫古今,是海內知名大儒,又身為國子監祭酒,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朱棣對胡儼的才學還是比較看重的,就是這胡儼性子太過憊懶,所以朱棣準備多給他安排些差事做做。




有才嘛,就不要藏著掖著。




不過解縉聽後卻是臉色微變,斟酌了一下措辭,道:“皇上聖明,胡公學貫古今,確實是適合的人選……”




“不過……”




朱棣聽出瞭解縉的話外之音。




“不過什麼?卿家但說無妨!”




“胡公兼任國子監祭酒,只怕有些忙不過來。”




解縉硬著頭皮說出了這句話。




說到底,還是因為胡儼的性子原因,並不被眾人所喜。




胡儼天性淡然,不爭不搶,淡泊名利,去了國子監後就很少與內閣諸臣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