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352章 朕是不是忘記了什麼事情?


  “南北分卷取士!”

  “說白了就是因為南士和北士水平差距太大!”

  李弘壁耐心解釋道:“這是因為南士文化素質要普遍高過北士!”

  “其實到了唐宋年間,南方已經成為實際上的經濟中心了,就比如面積同樣的田地,北方一年一熟,華北兩年三熟,華南則一年兩熟,比糧食產量北方比不過南方,他們讀書人有句話叫做“倉廩實而知禮節”,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能夠天天吃飽肚子,才能抽身做學問,這樣一來南士的文化素養就比北士高多了。”

  “但是,北方承擔著抵禦外族入侵的重任,草原蠻夷一直都歷代帝王的心頭大患,也是南方百姓安穩生活的不穩定因素,想在綿延萬里的國境線上抵禦外族入侵,只能倚靠關隘和天險,而這就需要有人去駐守,所以北疆與南方一樣同樣,都是我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www.33qxs.m

  “國朝要儘可能地做到平衡南北方關係,實現南北權力對等,都是保持國家統一,維繫社會安定的重中之重,因為北方人心不穩,南方人日子也不會好過,當年那場南北榜案,就是太祖高皇帝利用科舉來籠絡北方士人、平衡南北差距的最好例子。”

  南方是經濟中心,倉廩實而知禮節,人家有的是糧食吃,吃飽喝足了就開始進學修德;而北方糧食產量本就不如南方,加上又面臨蠻夷劫掠襲擾與時常爆發的兵戈戰火,日子過得就悽慘多了,文化素養普遍比不過南方士子。

  “科舉又是國朝的掄才大典,歷來是關係到王朝興亡的重事,科舉辦的好不好,直接關係到王朝根基穩不穩。”

  “若單就人才選拔的角度來看,其實本來不應該有地域之分,因為科考要做到公平公正,但若是從政治維穩角度,又必須做到相對均衡,否則北方士子一再落榜,那國朝就會漸漸失去北人之心!”

  李弘壁做足了鋪墊,然後說出瞭解決辦法。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分地取士,分卷科考!”

  “歷來科考南北士子高中人數差異太大,就在於雙方才學不在一個水平上,但是科舉取士,又必須要做到南北兼取,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南人雖善文詞,但大多輕浮,而北人雖才學稍淺,可勝在厚重,所以應當分南北分卷取士,錄取名額南士六分北士四分,直接分卷考試,把北方士子的考卷出的比南方士子簡單一些,出得符合他們實際水平,這不就行了嗎?”

  “大家各考各的,都在同一水平線上,主考官也各自是南臣或者北臣,也不存在什麼刻意打壓包庇之說,能不能高中各憑本事嘛,他們還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