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477章 震驚!李弘壁的母族勢力!


  一場大典,圓滿結束。

  自從,大明王朝多出了一位肅昭郡王!

  而大明王朝的宗室成員,一共有八個等級,親王年俸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兩百石。

  後永樂皇帝採納李弘壁和姚廣孝的建議,對宗藩制度進行了改革,直接廢除了後面三級的中尉,至此只剩下了前面五級。

  而外姓臣子,無論立下了何等功績,諸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名將,也不過只是生前公爵死後追封王爵。

  無論如何,大明始終秉持一個原則,那就是不得出現異姓王,否則天下共擊之,這是昔年漢高祖劉邦立下的規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相似,二人都並非出身什麼名門望族,一個泗水亭長,一個農戶子弟,最終卻都能夠剪滅群雄,建立起了偌大一個王朝。

  但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出身不好,所以即位稱帝之後,也難以逃脫小農思想,推行“家天下”的原則!

  比如分封諸王,比如剷除異姓王,在這一方面,這兩位開國帝王達到了驚人的相似重合。

  可是現在,永樂皇帝朱棣,卻偏偏冊封了一位異姓王!

  肅昭郡王,李弘壁!

  毫無疑問郡王乃是宗室第二等,而且由於郡王數量稀少,此時的郡王封號沿襲了以往的傳統,多出自於古代的郡名,因此名實相副。

  比如晉王朱棡次子朱濟燁封號中的高平就是一個古郡名,北周改高都郡為高平郡,治高都(山西今晉城市東北)轄境為今山西晉城、高平一代,隋開皇初廢,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澤州為高平郡,與晉藩同處山西,非常適合作為朱棡兒子的封號。

  再比如朱高煦的封號高陽、朱有爋的封號汝南,朱孟熜的封號巴陵也同樣如此,皆是古郡名!

  但是,問題在於,李弘壁的郡王封號,卻偏偏不是,而是封號“肅昭”!

  永樂皇帝陛下,可謂是為他一再改變宗法禮制,一再打破了固有原則!

  因此,大典結束之後,當李弘壁跟著朱棣來到房間裡面,他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