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溜達雞 作品

第67章 梅開二度

謝寶坤對書畫非常瞭解,自然也看過金農的墨寶。

“筆筒上的字看似毫無章法,實則別具一格。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姿又常常近於魏碑,分外蒼勁、靈秀。應該是金農的真跡無疑,那這個筆筒應該就是贗品。”

何仁搖了搖頭,“筆筒確實是明代的無疑。”

何仁緩緩開口,他給幾人解釋的說辭,也是他說服自己的過程。和剛才看那塊玉璧覺得假一樣,何仁看這個筆筒就覺得真。

所以他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說出來,如果有問題,也好第一時間發現。

“這個筆筒上寬下窄,底座下系三足,明顯是一塊木料整挖而成,這種技法叫‘一木連做’,典型的明代技法,但多數用於傢俱的製作之中,用在筆筒上的例子不太多。”

眾人紛紛點頭,這些知識他們也聽說過,何仁說的沒問題。

何仁吸了口氣,繼續說道,“再看裡面,筆筒壁薄,口平,和傳統的打挖方式不同,這是用工具一點一點鑿出來的。筆筒口的外沿部位起平整的寬邊,不同於清初常見的細線……通常認為這種技法起源於清朝,但在嘉靖時期便已經有了,這一點也沒問題。”

“前幾年國外成交了一件明中期的鑄銅筆筒,上鑄龍鳳紋,就是這個造型,這個筆筒應該是嘉靖時期製造的,年頭上應該沒什麼問題。”

眾人沉默不語,何仁說的很有道理,但似乎還不夠,張諾問道,“如果刻意模仿應該也可以吧?我們都知道清代最喜歡仿造明代的東西……”

這倒是沒錯,清朝仿古之風很盛,不僅民間仿,朝廷也仿,同時也是造假的重災區,很多造假技法都是從清朝流傳下來的……

不過方明軒卻搖了搖頭,“筆筒是不是仿的我不清楚,可是黃花梨絕對是明朝的,看包漿確實有四百多年。只是這雕刻手法不太像……”

方明軒猶豫了半天,還是開口點破,只看筆筒的材料,確實像嘉靖時期的,但是雕刻手法不太像明朝的,反而更像清朝,他就是這一點看不太懂。

何仁眼睛一亮,方明軒的話提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