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溜達雞 作品

第466章 奇葩規則

 所謂轉心瓶,又叫旋轉瓶或者套環瓶,是乾隆時期的一種瓶式,簡單說就是一個大瓶子裡面套一個能轉動的小瓶子。 

 內瓶瓶身像圓筒一樣,瓶口較高,瓶底有一個內凹槽,瓶身上面是手工繪畫,內容大多是四季風景、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等。 

 外瓶與其說是瓶子,其實更像是缶,或者燈籠,瓶口比較寬,沒有瓶頸,將內瓶放進去之後,正好可以套合,然後放在底座上。 

 底座上還有一個立軸,可以嵌入內瓶的凹槽,這樣就固定好了,不容易脫落。 

 外瓶的瓶身通常是鏤空的,內瓶一轉,上面的圖案就像走馬燈似的,可供人在外欣賞。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實則很難。 

 因為外瓶、內瓶和底座需要分別燒製,再組合到一起燒製,然後還要粘在一起,只要有一個流程出現偏差,就會前功盡棄。 

 古代又沒有儀器可以精準測量,全靠模具顯然不太靠譜,所以每燒製一隻轉心瓶,都會耗費大量材料。 

 真不開玩笑,當年主持燒製轉心瓶的是唐英,他燒製了幾件以後也覺得耗費太多,還給乾隆寫了一封奏摺,“工料不無過費,故未敢多造。伏祈皇上教導改正,以便欽遵再行成對燒造。” 

 大概意思就是類似轉心瓶的寶貝耗費太多,唐英都不敢繼續燒造了。 

 乾隆的回覆是,“不必照隨常瓷器一樣多燒,嗣後按節進十數件。” 

 看見了吧?連乾隆這樣花錢大手大腳的皇帝,看過清單之後也覺得太貴,遂批覆少燒一點…… 

 價格自然是不便宜,2011年一件乾隆時期的琺琅彩“吉慶有餘”轉心瓶曾經拍出了5.5億的天價。 

 前兩年,還有一隻御製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鏤空“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在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是2.65億。 

 當然,便宜一點的也有,但大多都是乾隆以後,或者民國時期的,幾百萬到幾十萬不等。 

 所以何仁才會如此驚訝,一上來就搞乾隆時期的轉心瓶,是不是太過了點? 

 就算開場要鎮住大家,搞點效果,也不用這樣吧?開場都上轉心瓶了,壓軸的時候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