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燈火 作品

33.回報 晉江首發





皇帝滿臉欣慰的點點頭,然後又看向隆科多。




隆科多見此,也立刻躬身回覆:“誠親王此言,可見他對皇上之忠誠,不過皇上之尊,在於大行皇帝親傳國祚,在於上天所受道統,改與不改也不變皇上之尊容。”




“好!”皇帝聽了這話,高興的撫掌大笑:“舅舅果然深得朕意。”




說完他看向幾個臣子:“諸位皇子阿哥的姓名,本是大行皇帝所賜,又何必為了這點小事改來改去呢?誠親王所言固然合乎禮法,但是禮法不外乎人情,朕又豈能為了這個,遠了你我兄弟的情分呢?”




這話說出來,八貝勒和怡親王都跪下謝恩,隆科多自然和馬齊也一起跟著跪下扣了個頭,直呼皇上聖明。




雍正此時心裡很慶幸,幸好叫了舅舅過來對答了一番,否則自己還真就把這事兒辦下去了。




雖然說改名有助於樹立自己的權威,但是反過來,這豈不是又成了心虛之兆?




想到這兒,雍正也長出一口氣。




自己分明就是大行皇帝親傳的嗣皇帝,在這方面或許寬容一些,更能讓人對自己信服。




**




等從養心殿出來,八貝勒先匆匆離去了,馬齊因為內閣還有要事也沒多做停留,最後只有怡親王和隆科多一起往宮外走去。




怡親王對隆科多還是十分和氣的,他笑著道:“隆大人果然敢言。”




隆科多不知道他這話的深意,只是笑著道:“倒也不是臣敢言,只是臣之前監察京內輿情,卻也明白一個道理,所謂輿論輿情,有時候你越堵,他反而傳播的越廣,對這些東西,小事兒你不要理會,他傳播幾日自然就消散了,若是有人在背後引導推動的大型輿情,則需要順勢引導,轉變輿論風口,這正是堵不如疏的道理。”




如今京中的流言,雖然沒有歷史上那麼厲害,但是也偶有傳聞,這或許也是皇帝想要採納誠親王所言的原因,但是隆科多卻認為,改個名字根本沒什麼用,只能又給人提供一個說辭罷了,還不如不改。




怡親王聽到這番話也是若有所思,許久道:“那何謂順勢引導呢?”




隆科多笑而不語:“或可暗中引導相反言論,或可找個不相干的風月輿情蓋過這股邪風,此等事宜,最忌朝廷下令申飭責備,要是朝廷正面回應,不說多說多錯,只怕這些人還會以為朝廷在遮掩。”




隆科多覺得自己這個意思很明顯了,千萬別寫《大義覺迷錄》對線,丟人先不說,日後都是你的黑材料。




當然了,這個時間線,曾靜這幫人還沒露頭,大義覺迷錄自然也還沒影兒呢,不過防患於未然總是好的。




怡親王聽完這些話,一時間若有所思,一直等走到宮門口了,他這才對隆科多拱了拱手:“隆大人所言,果真都是金玉良言,胤祥受教了。”




隆科多急忙回禮:“臣不敢。”




**




誠親王胤祉的上奏被駁回了,不過皇帝還是嘉獎了一番誠親王。




誇讚他懂禮。




誠親王一開始還因為皇帝沒有采納自己的諫言有些不安,但是後來見著皇帝並沒有遷怒於他,還誇獎了他,這心就放到了肚子裡。




與此同時,宮裡也發生了一件事。




十一月二十九日,先帝的宜妃坐著四人抬的軟轎前往先皇靈前至祭。




要知道,哪怕是剛被尊為仁壽太后的德妃烏雅氏,都是走著過去的。




而且宜妃還大喇喇的坐著轎子超過了太后,在靈前遇到皇帝時,言語間更有不恭敬之意。




這讓皇帝十分生氣,卻又不好真的責罰皇考嬪妃,只能將宜妃跟前的大太監責打了一番。




這話傳出來的時候,隆科多聽完也是搖了搖頭,雍正皇帝的心胸原本就算不上多麼寬宏大量,宜妃還如此自取滅亡,宜妃這母子倆也是沒誰了。




之後隆科多入宮時,皇帝也給他談起此事,言語間怒意尤甚。




“宜太妃因為皇考寵幸,竟也失了為人處世的分寸,實在可恨!”




看起來宜妃當日應該將他冒犯的不輕,直到現在竟然還這麼生氣。




隆科多觀察著皇帝面色,最後出了個主意:“宜太妃為先皇嬪妃,皇上不好管束教導,不如讓太后娘娘出面教導一番,太后娘娘仁厚寬和,想來宜太妃也能學到幾分太后娘娘的品性。”




皇帝一聽這話,先是一喜,又是搖頭:“太后太過仁厚,而且這段時間身體也不好,只怕不能轄制的住她。”




他想了想又道:“宜太妃如此跋扈,多半是近身服侍的奴才挑唆的緣故,等皇考喪儀結束之後,我必定嚴懲這些狗奴才!”




隆科多皺了皺眉,看起來太后和皇帝之間的隔閡還是沒能消除,這點小事,皇帝也不敢信任太后。




不過這話,隆科多就不敢多說了,畢竟疏不間親,他身為人臣,又哪裡管得了皇帝母子間的事情呢。




最後這件事情就這麼尬住了,宜妃依舊每日前往大行皇帝靈前哭靈,但是或許因為有人提點過她,之後她倒是不敢這麼囂張了。




只是隆科多心裡明白,皇帝是不會放過她的,起碼也不會放過她跟前得用的奴才。




**




入了十二月,皇帝突然下令,冊封八貝勒胤禩為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胤裪為履郡王,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弘皙為理郡王。




這還沒完,他又封隆科多為吏部尚書,掌管了朝廷的人事權。




隆科多聽到這消息都震驚了。




他之前也是有文職的,正是廉親王現在所任的理藩院尚書。




理藩院尚書雖然也是尚書,但是和吏部尚書簡直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他平時也就管管和外藩之間交往的那些事兒。




但是吏部尚書可是天官,掌管朝廷上下的人事權,他這簡直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




這就是所謂的從龍之功帶來的好處嗎?




這也就怪不得歷史上那麼多人,為了這所謂的從龍之功不顧生死了,這投資之後的回報是真的大啊。




**




隆科多做了吏部尚書之後,權勢日盛,上門來拜訪恭喜他的簡直絡繹不絕,隆科多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還有這麼多的門親故舊。




不過對於這些人,隆科多也就客氣招待一下,他們送來的禮物,只要超過百金,全部退還不受,來跑官的,也從不答應,最後人來得實在多了,索性直接避不見客,只讓家人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