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燈火 作品

49.收尾 晉江首發

言官的動靜就是, 嗯……沒有動靜。




說的也是,畢竟文官和宦官本就是針鋒相對的兩個群體,宮裡死了宦官, 文官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只是因為這個宦官死的地方有些不同尋常,因此還是有幾個人上摺子問了一下。




皇帝的藉口也是說來就來,直接說這兩個太監弄丟了一本奏章, 誤了朝政, 這才令人責打, 只是沒想到責打的人失了分寸,就給打死了。




這藉口找的十分冠冕堂皇,文官們也找不出什麼突破口, 哪怕知道事有蹊蹺, 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不過私底下提起來難免還是會嘀咕, 尤其是內閣的幾位大臣。




“太皇太后原本在仁壽宮住的好好的, 怎麼又搬回清寧宮去了呢?”新入閣的輔臣謝遷和李東陽私底下嘀咕。




他們二人是一起入的閣,然後在內閣中的地位也差不多,因此謝遷時常愛找李東陽說話。




李東陽沉默半晌,這才道:“太皇太后之前的居所就在清寧宮, 皇上讓太皇太后搬回去也尋常。”




啊呸,尋常個屁,皇帝讓太皇太后從清寧宮裡挪出來,就是為了重新修整清寧宮, 畢竟清寧宮不僅地方狹小,光線還不好, 而且宮室老舊,一直不是個十分理想的住所。




結果這邊清寧宮還沒開始動手修呢,太皇太后人又挪回去了, 而且他還聽人說,太皇太后跟前伺候的人手也換了一波,不知道宮裡又鬧出什麼動靜了,多半和前幾日死的那幾個太監有關。




謝遷是個聰明人,這裡面的貓膩他隨便想想就想明白了個大概,他甚至還猜測,這事兒應該和皇后還有張家有點關係,畢竟皇帝打死那兩個太監的時候,壽寧侯也在場。




只是這事兒他就不敢說出口了,畢竟是皇室齟齬,而太皇太后也實在不是個什麼深明大義的老太太,皇帝現在也沒和太皇太后撕破臉,他又何必在這方面和皇帝找不痛快呢?




倒是劉健比較頭鐵,上了一道摺子,提醒皇帝要重視孝道。




謝遷知道後直咋舌,真是牛人啊,這種話也敢說,不過看起來劉相公也是看明白這裡面的問題了。




而皇帝對於劉健這種直言上諫也沒惱火,只是批覆了一個知道了就送了回來。




而劉健也不是個大傻子,見著皇帝明白了自己的言外之意,便也沒有再持續上書了。




朝廷這邊一派安寧,彷彿無事發生,但是慶雲侯府上下卻是戰戰兢兢。




周壽和周彧兄弟兩個湊在一起,臉拉得老長,面上滿是憂慮。




最後還是周彧忍不住先開了口:“大哥,皇上那邊,是不已經知道了這事兒啊?”




周壽愁的頭髮都快掉光了,他摸了摸腦袋,嘆息道:“只怕是知道了,我這幾日遞了好幾次帖子要入宮探望,宮裡都不許。”




周彧一時間有些煩躁:“都怪大姐,非得讓我們哥倆幫著她搞這種事!”




周壽聽著這話,惡狠狠的瞪了弟弟一眼:“當初大姐說要對付張家,不是你應得最歡嗎?怎麼這個時候卻又怪起大姐了?要不是大姐,你我能有今日這番富貴嗎?”




周彧被哥哥堵得說不出話來,只能焦躁的站起來在屋裡走來走去。




許久他終於站定,轉過頭來道:“不然我們上門去給皇上認錯吧。”




周壽卻冷笑一聲:“皇上沒把這事兒擺在明面上,你我又是認得哪門子的錯?而且你覺得我們做出這種事,皇上還能原諒我們嗎?”




周彧此時才感受到了一絲後悔,一開始算計皇家的那種快感,此時都化作了無盡的悔恨和不安。




皇帝是個好說話的,可是再好說話的皇帝,只怕也絕不允許有人混亂皇室血脈,模糊太子身世。




“那你說該怎麼辦?”周彧有些頹喪的坐在了凳子上。




他是老慶雲侯的老生兒子,雖然和宮裡的太皇太后是親姐弟,但是倆人之間的年紀可是差遠了,他比他那個先皇便宜大外甥還小几歲呢。




而自打他出生,那周家就已經富貴了,等到他大外甥登基,周家更是富貴已極,哪怕大外甥人沒了,如今的皇帝也和他們周家關係匪淺,畢竟當今聖上還是他姐姐養大的呢。




也是因著這樁關係,他橫行無忌,再加上皇帝本來就好脾氣,他越發肆無忌憚,及至如今,他才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害怕,他也終於意識到,自己之前做過的事,多麼的無知和大膽。




他怎麼就有這麼大的膽子就算計太子呢?




他怎麼就一點結果也不考慮呢?




是不是因為他肆無忌憚的久了,竟連這樣一點敬畏之心都沒有了。




周壽不知道弟弟的這番複雜心緒,聽到弟弟問話,只是沉聲道:“如今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老老實實等著皇上處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