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燈火 作品

64.定親 晉江首發

張鶴齡如果想做什麼事, 那行動力還是很快的,他很快就找了個機會和皇帝大外甥提起了這件事。




當然了,肯定不是直楞楞的問大外甥, 我的兒子能不能娶你小姨子, 而是先謹慎的提起了張宗說的婚事。




“如今說兒越來越大了, 竟也該到了成婚的年紀了。”這是張鶴齡在趁著和皇帝大外甥拉家常的時候提起來的話。




皇帝聽了這話彷彿也很有興致,他如今本就年少, 之前都是旁人操心自己的事兒, 如今驟然間可以操心比他年紀還小的表弟的事兒,他自然興致勃勃。




“表弟這個年歲, 的確該成婚了, 舅舅家裡可給表弟看好了人家?”皇帝一本正經的做出一副關切模樣。




張鶴齡淺笑一聲:“這到還沒有, 不過之前太后曾提起過,說皇后娘娘家裡有個姑娘和說兒年紀相當, 我心裡沒底,便想來問問皇上。”




皇帝既然都開口問了,那張鶴齡自然不會再去遮遮掩掩,再說了, 太后的這個心思,也沒有瞞著皇帝。




皇帝一看舅舅這種事都來徵求自己的意見, 頓時間覺得很受尊重, 直接笑著道:“這有何沒底的,若是那家姑娘好,那就給表弟定下,說實在的,若非舅舅與我說過骨血迴流不利子嗣,我都想將秀榮許給表弟。”




秀榮就是皇帝唯一的妹妹, 太康公主朱秀榮,她比張宗說大兩三歲,如今也到了許配人家的年紀。




張鶴齡沒想到皇帝竟然還有讓張宗說尚主的心思,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皇上如此厚恩,臣感激不盡,只是正如臣之前所言,骨血迴流不利子嗣,而且宗說才德淺薄,如何配得上公主呢?”




皇帝也是看出來了,自己這個舅舅果然是個不慕名利的,要知道,雖然駙馬自打永樂朝之後地位便下降了許多,但是此時的駙馬還沒到明朝中後期那種完全失去政治地位,甚至於從平民老百姓中找駙馬的境地中去,成為駙馬,與皇帝的親緣關係更近一層,是十分有利於勳貴外戚與皇室拉近關係的。




而且太康公主還是當今皇帝唯一的妹妹,其地位更是顯而易見,但是即便如此,張鶴齡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可見他的確沒有什麼私心的,至於什麼骨血迴流不利子嗣的話,皇帝根本沒放在心上,明朝皇帝又不是不允許駙馬納妾。




想到這兒,正德皇帝也終於嘆了口氣,笑道:“這都是舅舅謙虛之言罷了。”




身為皇帝,自然是喜歡張鶴齡這種有本事又不貪權的大臣,可是有時候他又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賞賜舅舅。




不過舅舅家和夏氏結親的確是個不錯的法子,如今他當了皇帝,才終於體會到當皇帝的不容易,面對一個龐大的文官群體,他現在急需有人能幫助他一起對抗這些人,說明白點就是他身邊需要一些自己人。




即便外戚的身份讓所有人忌憚,但是無可置疑的,張家一家子的榮辱的確是系在他一人身上,他們沒有任何選擇,只能效忠於自己,如果母家愚蠢不堪用也就罷了,但是如今母家確實能幫上忙,那正德帝也就不會吝於對母家的信任。




“日後朕會讓夏家那姑娘多入宮陪陪母后,母后眼光卓絕,想必也能幫著表弟相看相看。”正德帝笑著對張鶴齡道。




張鶴齡見皇帝不僅同意他們倆家結親,還這般熱心,心中頓時明白了皇帝對自己的信任,一時間也有些感動,躬身行了一禮:“臣謝過皇上隆恩。”




**




這件事很快也落到了太后和夏皇后耳中。




太后高興的很,在她看來夏皇后得兒子看重,夏家也是個老實人家,能與夏家結親再好不過。




而夏皇后聽了也很高興,她知道昌國公很有本事,也很得皇上的信任,想必他的兒子也不差,妹妹能嫁入這樣的人家,那未來就是國公夫人,豈非是天大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