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一〇章 天國在哪裡?

楊秀清成為東王之後,太平軍確立了雙元領導體制,他更是以其優秀的戰略眼光,帶領太平軍做出了重要的選擇。

咸豐3年1月十2日晨,太平軍穴地攻武昌城,轟塌城西南文昌門城牆20餘丈,殿前左1檢點林鳳祥、殿前右2檢點李開芳、殿左1指揮羅大綱等率軍相繼攻入城內。

清軍棄城潰逃,雙福、常祿、王錦繡被擊斃,常大淳自殺,武昌被太平軍佔領。

這是太平軍自金田起義以來攻佔的首座省城。

此戰消息傳出,滿清朝野震動。

咸豐皇帝更是被氣的舊疾發作,差點昏死過去。

這時清廷才讓正在處理黃河水患的兩江總督6建瀛前往安慶整頓長江防務,同時讓蒙古8旗趕到河南駐守,防止太平軍北上。

武昌乃是9省通衢之地,從這裡太平軍可以出擊的選擇實在是太多,清軍想要將其圍剿難上加難。

同樣的,太平軍也為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方向產生了迷茫。

天王洪秀全認為應該北上中原,與河南、淮北的捻軍匯合,然後直插京師。

洪秀全認為只要攻打下京師,那麼天下漢人就會立即放棄滿清改為支持自己,這是迅速平定天下的捷徑。

而楊秀清則覺得應該東進,順江而下,他的理由同樣很充足,首先他分析了北上的缺點,太平軍大都是粵人,不適應北方的氣候,同時他們擅長水戰,此時北上中原必然要對抗大量的滿清騎兵,太平軍並沒有對抗騎兵的辦法,他們1直在南方的山林作戰。

如果順江而下,則能夠發揮其水戰優勢,利用長江水道,威震南方各省。

再者江寧城乃是南方重鎮,要是能夠佔領那裡,同樣能夠讓天下震動。

還有1派以石達開為首,認為應該西進巴蜀,同樣有自己的理由,巴蜀乃是天府之國,還有地形優勢,易守難攻。

商議到了最後,都要吵起來了,還是沒有結果。

楊秀清無奈,直接在大殿上抽搐起來。

眾人1見,好吧,趕緊全都跪了下來。就連洪秀全都從御座上爬起來,匍匐在地,口稱“恭迎天父”。

天父道:“東王兒子說的沒錯,南京城虎踞龍盤,乃是地上天國首選之地,爾等速速前去,定能旗開得勝,地上天國建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