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二二章 真金惹人眼

眾人心中長出1口氣,這麼多的東西加在1起差不多有上萬噸重。

怪不得對方要用1整支船隊來裝載呢。

自從明清以來白銀內流,歐洲殖民者在海外掠奪的財富,不知道有多少流入到了華族大地上。

雖然中間經過了戰亂和掠奪,但是這些真金白銀依然停留在這塊土地上。

這樣貴重的東西是不會埋葬地下的,他們在1個個主人之間換手,最終還是儲存在民間。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華夏民間絕對比1百年以後要富裕得多。

要不怎麼說這個時候的滿清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呢。

董良來到1個長條形的木箱子前面,當即有兩名工作人員過來拆開箱子。

這箱子每次封掉都要貼上封條。

箱子的封條上寫著的是黃金5千兩。

黃金的密度很高,看起來不大的箱子就有5百斤重。

箱蓋打開,露出了1層油紙。掀開油紙,1塊塊長約1尺,寬兩寸的巨型金條展現在眾人面前。

本來只是1種貴金屬,當這種金屬被冠上尊貴的含義之後,人們看它的時候,就不會將它只當作是1種金屬,而是將它當作是財富。

財帛動人心。哪怕是董良自己看到這些金條都會感到動心。

更何況是這些普通人。

董良可以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些都是俗物,自己想要的話,這裡所有的1切都是自己的。如此他就克服了心中的貪婪。

但是這些工作人員做不到。

“1切按照制度來,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任務結束之後都要封閉十天,等到銀庫那邊清點好之後,才能解封,封鎖工作由親衛隊和教導總隊負責。”

董良直接當著這些人的面將要求說出來,他不怕眾人有想法,醜話要說到前頭,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

這些清點金銀的工作人員也都是戶部的精英。但是這批財富實在是太多了。

“元首放心,我們1定盡心做好本分,這些錢都是太平軍搜刮的民脂民膏,理應用在華族的發展大業上。”那個領頭的戶部官員拱手道。

這人名叫季元清,1向以清正廉潔著稱,乃是戶部清算司的司長。

“有季司長在,我是放心的,不過咱們還是要儘可能以規矩來約束人,因為人是活的,而規矩是死的,人心易變,規矩永恆。”董良點頭道。

“元首說的是,是要立好規矩。”季元清頷首說道。

“元首,楊秀清這次怕是要恨透了咱們。”傅善祥跟在董良的身後小聲地說道。

“哈哈,那就讓他恨唄,我巴不得他現在渡江來找咱們的麻煩。”

董良現在奪取了長江的控制權,有那麼多高機動性的炮艇在長江上巡弋,還有什麼好怕的。

當然了,他現在也不想繼續跟太平軍開戰。

董良向西看去,廣闊的長江以南地區才是華族當前的主要目標。

到時候,護衛軍的3大內河水師將在長江上匯合。

有了這些水師的守護,華族就能夠將6軍集中起來使用。

到時候就是積蓄力量完成第2階段的戰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