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七七章 萬國博覽會

經過初加工的礦石通過小輪船運到昌化港口,1部分交給當地的鐵廠冶煉,剩下的會運送到廣州、佛山等地的鐵廠。

按照這個速度,華族至少還可以在這裡開採5十年。

不用5十年,再有十幾2十年,華族就應該可以找到新的礦石來源。

康納利回到自己的在廣州的住處之後立即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開始埋頭寫報告。

他準備明早就派遣公司的快船回去,1定要儘快送回消息。

萬1要是時間久了,這位強大國家的元首陛下反悔了呢。

“尊敬的伯納德先生,經過千辛萬苦,我終於見到這位東方強國的元首陛下。我記得之前跟您說過,這個華族即將代替北方的韃靼人統治整個東方。他們不同於那些古老的帝國,他們有先進的火槍,能夠製造鐵甲戰船。美國、英國、荷蘭、西班牙都是他們的手下敗將。最為關鍵的是他們擁有世界上將近2分之1的人口。有這麼的多人口,再加上他們強大的工業能力,我覺得他們隨隨便便就能夠武裝出幾百萬軍隊。如果說哪個國家能夠打敗大英帝國的話,那麼1定是這個華族。”

康納利不僅僅要說服華族,同樣要說服芬尼亞兄弟會的那些掌權者。

他只是1個辦事人員,兄弟會的權力掌握在那十幾位有錢的大佬手中。

他們雖然有錢,但是1個個都非常吝嗇。要想他們花錢支持自己的這個方案,必須要費1些口舌。

這對於康納利來說並非是1件太難的事情。

只要在華族面前說兄弟會的好,然後在兄弟會的大佬面前努力渲染華族的強大就好了。

他繼續寫道:“我親眼見到過他們的6軍與英國人戰鬥。這些東方人不僅僅有先進的武器,他們的勇氣同樣令人欽佩。那位元首陛下非常驕傲,畢竟掌控著1個這麼大的帝國。我覺得我們必須要拿出1些誠意來努力說服對方。華人有句話叫遠交近攻。華族是我們的天然盟友。我們可以讓他們幫我們訓練戰士,從他們那裡購買武器。當有1天英國人與華族在印度開戰的時候,就是咱們復國之時。”

康納利分析得頭頭是道,彷彿就像是1個戰略大師。

他告訴伯納德會長,華族已經基本上佔領控制了東印度群島。很快就會與英國人在海峽殖民地碰撞。

而他覺得華族必勝,因為華族有鐵甲艦,華族在自己的家門口,有地利的優勢。

等到華族控制了海峽之後,下1步必然是與英國人爭奪印度。

印度就像是1塊大肥肉,英國人咬在嘴裡不可能放棄。同樣的,華族也會覬覦那塊肥肉。

而印度東北方向距離華族的領土並不遠。

到時候英國人必然要傾盡全力。

他們現在還在與沙俄大戰。哪怕如大英帝國這般富裕,也經受不住這樣連續不斷的大戰吧。

而愛爾蘭人要等的就是英國人最虛弱的時候。

現在留給他們愛爾蘭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必須儘快積蓄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