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〇八章 沙皇之死

這個問題涉及到滿清之前所維持的草原政策是否正確的問題。

“元首,您是覺得滿清之前那1套已經不合時宜了嗎?”

傅善祥也許是對董良最瞭解的人。她現在1直在做1件事情,這件事情可能會1直做下去,那就是整理董良的思想。

這個事情與趙國棟做的不1樣。趙國棟是起居注,只會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東西給客觀地記錄下來。

而傅善祥做的事情是將這些華語中蘊含的思想給整理歸納出來。

她知道董良1直認為看待1件事情的對錯要將這件事情放到當下的實際情況下。

也就是說1件事情放在當時是對的,放在過去或者未來就是錯的。這是看待為問題的方法,否定了儒家思想中非黑即白的評價邏輯,可以算是開創了1個新的思想流派。

“合不合事宜,要看現在草原上的主要矛盾。以前的草原之所以要南侵,是因為雙方之間的交流不暢通,草原上的物資匱乏,牛羊等牲畜抗災害的能力差。因此,1旦出現自然災害,草原上的統治者就會帶著人南下,1方面轉移矛盾,另1方面搶奪物資。”

“但是,現在的草原上來了1個新的敵人,自從沙俄擊敗了西伯利亞汗國之後,蒙古人的生存空間就1直在被沙俄人侵蝕。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沙俄人控制北海之地,他們就已經成為了草原的主要敵人。而這幾百年來,滿清對草原的政策,讓草原部族的戰鬥力越來越弱,以至於對沙俄人的南侵毫無抵抗之力。如果我們繼續這樣的政策,早晚有1天,我們要在整個北方邊界上直面沙俄人,那時候的北平都可能成為前線。”

“所以我認為應該改變這種現狀,但是我又不知道能否控制這種力量,畢竟草原人曾經創造了比我們還要偉大的榮光,就像是1個曾經的王牌,你現在讓他做小弟,他會服氣嗎?”

……

董良的解釋中還是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傾向。

傅善祥明白,董良1直都沒有將東方的各個民族當作是敵人。包括滿人,他都將其看作是華族的1份子。

“那麼您還是要推翻宗教和王公貴族對草原的壟斷統治嗎?如果默認他們的存在就無法該變現狀。元首,我覺得妥協應該改變不了現狀。但是不妥協的話,我們豈不是要將他們推到奕亂軍那邊。這將會對我們收復草原帶來更大的困難。”傅善祥道。

她通常都只是將消息告訴董良,很少會帶上自己的分析。

不過,今的有些多。

董良很開心傅善祥能夠主動與他討論,這對他的思考有巨大的幫助。

他看向傅善祥道:“這就要看時間站不站在我們這邊了。”

這段時間,豔妮從克里米亞傳來了很多消息。

其中有好有壞,壞消息是尼古拉1世死了,這個沙俄皇帝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說明沙俄內部反戰勢力已經抬頭。

新任沙皇不會立即結束戰爭,因為誰都不想在剛剛繼位的時候被打上投降者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