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五七章 北平軍議

因此這場軍事會議基本上雲集了華族軍方的大腦。

“元首的意思是,這場戰鬥的關鍵在於咱們如何改變西域補給困難的問題。”趙烈文1語道出了問題的關鍵。

董良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惠甫說的沒錯。咱們必須要拉近西域與中原之間的距離。西域與中原之間最便捷的道路就是河西走廊,從長安出發到蘭州,然後沿著祁連山北麓1直延伸到哈密。以前要從長安到哈密6路需要2十天時間,假如我們可以將這條路縮短到兩天,那麼便能夠節省大量的路上損耗。”

“縮短道路?”

路就在那裡,如何去縮短?

此時華族的鐵路建設才剛剛起步,這些軍官都沒有體驗過用鐵路轉移軍隊。

“北平城外到天津的鐵路已經修建好了,1列火車只要兩個時辰便可以轉移1個大隊的步兵,利用火車轉移火炮等重裝備更加容易。”董良這麼說,眾人便瞬間明白了。

“元首,可是要向西域修通鐵路?但是那可是數千里路啊,如何在短時間內修通?要是時間長了,對西域的戰事也起不到太大的影響啊。”

這個事情想起來就無解,眾人甚至覺得董良異想天開了,鐵路又不是變出來的。

從北平到天津的平津鐵路不過兩百里,還是花了半年時間才修好。

董良也覺得這件事情很難做,但是又不得不做,他想不到還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徹底解決西域的問題。

其實只要有1條鐵路便能夠解決,這看起來已經非常簡單了。

唯1的困難便是如何將這條鐵路儘快地修建起來。

“大家不要將問題複雜化,其實我們可以分解開來,咱們大本營這邊的困難是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修好這條橫跨東西的鐵路。修鐵路也不是1家的事情,工部協調好鐵軌的生產,交通部提前做好勘察工作,軍方這裡可以再組建幾個鐵路工程兵團,增加人力,戶部籌集資金,西北軍團那邊可以利用天山的地理優勢將戰事給拖住,等到咱們的鐵路修通之後,咱們打到沙俄人的老家去。”

不知道為何,大家聽了董良的話,心中的那種焦慮感突然間就消失了,這大概就是1名領袖的特殊魅力。

“元首,那麼咱們在西北的戰事是不是暫時轉攻為守?”趙烈文問道。

董良剛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讓左季高利用天山的地理優勢,守住現在的勝利果實。

沒想到董良卻搖了搖頭:“咱們不是轉攻為守,而是要以攻代守。如果左季高能夠給搶佔伊犁的沙俄軍以重創,那麼何樂而不為。我所說的守,只是讓西北軍團不要冒進,不要陷入到與沙俄人拉鋸的泥潭中。”

西北的問題解決了,左季高那邊負責拖住沙俄人,董良這邊負責儘快修通鐵路。

只要有了鐵路,華族短時間內便可以再派出幾個縱隊過去。

到時候軍糧、武器都不缺,絕對能夠讓沙俄人吃個大比兜。

西北那邊拖住沙俄人的主力,漠北的護衛軍也不能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