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火 作品

第606章 吃人不吐骨頭的猰貐





大夥一路退到玉樹神木、龍車鳳輦、金縷玉衣玉俑後,眼看就快要退出整座城池範圍,這個時候,神奇的一幕發生了,那些金色瘴氣一碰到玉樹神木、玉石雕刻的龍車鳳輦、玉俑隊伍,就像是遇到了剋星,瘴氣消失,無法跨越雷池一步。




看到這一幕的眾人,後撤的步伐停住,臉上出現驚喜表情。




“是了,玉可以拔毒,這裡這麼多的玉俑、玉車,尤其是那棵西王母栽種在這裡的蒼天玉樹,對那些劇毒瘴氣就是天然剋星!”有人激動大喊。




看著眼前的神奇畫面,有更多死裡逃生的人反應過來,也激動的附和道:“人養玉,玉養人,玉石自古即以入藥,玉能平衡陰陽!”




“不錯,說得極是,歷朝的帝王為什麼總喜歡用玉石酒杯、玉碗、玉筷?就是因為帝王惜命,玉能解毒!”




“玉還能避惡驅毒氣,鎮屍擋煞,很早前就有給死人口含玉珠或是在肛門裡塞玉石,防止詐屍給子孫後代招惹大禍的風俗!”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激動,彷彿是在驗證這些人的說法,從洞穴深處瀰漫出來的金色瘴氣越來越稀薄,最後以城外的地下河為界線,界河,無法飄散進城裡。




就在大家帶著劫後餘生的心情,亂哄哄討論著時,幾聲驚呼響起:“主人小心!”




喊話的是幾名身穿甲冑,身強體壯的蕃人護衛,他們神色著急的朝一名貴族蕃人少年追去。




那蕃人貴族少年十幾歲,身上穿著即便在康定國都價值不菲,只有京城達官貴人才能穿得起的上等絲綢錦緞,頭戴一頂高原雪狼的狼頭帽,最扎眼的是他身下騎著的一名農奴少年。




那農奴少年被當狗一樣騎著,脖子上套著鐵鏈,四肢著地,手掌和膝蓋都墊著木片在地上像狗一樣爬行,被當狗騎的農奴少年一臉麻木,目光空洞,並不知道反抗。




農奴少年在蕃人貴族少年的驅趕下,四肢爬行的來到城門外停住,蕃人貴族少年神色冷峻打量著城外凝聚不散的金色瘴氣。




那幾名追來的蕃人護衛見到自家主人停住身形,都鬆了口氣,趕緊圍住主人,勸說起主人退回安全的城內,不要冒險出城。




這人正是晉安初來崑崙山脈時見到的那個拿人當狗騎的蕃人貴族少年,但他身下騎著的農奴少年已非那日的農奴少年,進崑崙山脈深處需要翻越好幾座寒冷雪峰,即便連正常人都不一定能安然走完那麼一段路,更何況是衣著單薄,還要在冰天雪地的大雪山裡馱著個人趕路,這一路上不知倒下了多少命運悽慘的農奴少年,這個蕃人貴族少年已經不知換了多少個農奴少年當狗一樣騎。




看著這人性泯滅的一幕,除了少部分人擰起眉頭,四周絕大多數人都是神色平靜,習以為常。




此時跟晉安他們站在城牆上觀望金色瘴氣的老道士,看著城牆下的那個貴族蕃人少年,面色憤恨,但他一個人的力量在大勢面前終歸顯得勢單力薄,這是一個悲哀的時代。




“他叫波青,來自高原五大家族之一的黑石氏,他的祖父是現在的黑石氏族長,他的父親和幾位阿庫阿妮都是黑石氏高層,出生高貴的他,從小就養成了囂張跋扈,無所顧忌的性格。”老道士咬牙切齒的說道。




阿庫阿妮在蕃人裡是指父親的兄弟姐妹。




蕃人並沒有那麼嚴格的大伯二伯叔叔、大姑二姑嬸嬸嫂子等稱謂,都用阿庫阿妮代稱。




老道士這輩子很少恨什麼人,這些黑石氏的人絕對是其中之一,他一路上碰到拿人當狗騎的最多的就是黑石氏家族。




聽了老道士的話,幾人都是眉頭皺起,晉安轉頭看向城牆上的黑石士部族所在方向,一群蕃人簇擁在黑石氏高層身邊,那些黑石氏高層聽著城門外的動靜,只是低頭看一眼自己的晚輩,然後繼續凝望城外的金色瘴氣。




而在黑石氏高層裡,十名身材高大得異於常人,比常人還高出兩個頭,身著肥厚黑袍,臉戴佛爺面具,背掛聖火金輪的異人,尤其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