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 作品

第 222 章 走錯路





隋玉點頭,“您來到這裡沒再出去過?”




“出去做什麼?我在這兒放牧挺好的。”




羊肉湯煮好了,老金讓商隊的人各拿各的碗來盛,他這裡沒多餘的碗筷,能用的陶碗只有兩個,其他的都是自己打磨的木碗。




隋玉喝口羊湯,好鮮。




“您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宋嫻問。




“打仗的時候逃過來的。”老金毫不避諱,“逃進天山的時候是十五歲,今年是多少歲我也忘了,大概是有四十年了吧。”




“這裡不是商隊來往的通道?”隋玉緊跟著問。




“你說的我不太懂,不過我們一家在這片草場上生活,已經有十幾年沒見過外人了。”老金繼續添水,又剁只馬腿丟進去燉,他朝外面看一眼,二三十個男人守在外邊,人太多了,對他一家來說是威脅,他開口試探:“明天就離開吧,往回走,這裡沒有路了。”




一個老婦人提著一囊羊奶進來,她微笑著倒給隋玉她們。




“多謝。”隋玉扶住她的手,說:“您也坐下吃點吧。”




老婦人擺手,放下奶囊又出去了。




藉著火光,隋玉粗略地打量下木屋的環境,除了鋪在粗木上的床鋪,屋裡只有一個火灶,木屋是用圓粗木搭成的,如扎籬笆一樣,縫隙裡漏風嚴重。冬天的時候,他們大概會用羊皮或是馬皮在木牆上鋪一層擋風。




生活環境簡陋又艱苦,但這一家人顯然很知足,日子也很快活。




隋玉想起在龜茲國的時候,買銀器和陶器贈送的有陶碗和火爐,她喊甘大甘二拎一桶陶碗過來,路上顛碎了不少,完好無損的還有十五個。




這些陶碗,她拿來送給老金的妻子,婭麗奶奶。




婭麗奶奶領著她的兒媳婦在天明時找到隋玉,她們想買她的粗布和毛毯,還有商隊做飯用的鐵鍋和陶釜。




“你們有馬嗎?你們可以用馬跟我們換。”隋玉說。




老金的牧草上只有五匹馬,是他翻過三座山跟另一個草場上的牧民換的,他們養馬是為了騎馬追鷹。




正說著,一隻鷹俯衝而下,一眨眼的功夫,它抓走一隻離群的小羊羔,老金的兒子追過去,蒼鷹已經飛到半山腰,轉瞬沒進林子裡。




老金臉色很不好,他跟隋玉說:“這座山上最開始沒有鷹,後來不知道哪一年,一隻鷹路過,就在那座山上安家了,第二年春天,又來了一隻鷹,現在每隔兩年,它們就下窩蛋,今年又孵出崽了。”




“鷹很聰明,它們會在獵物多的地方安家。”隋玉說。




話頭又回到交易上,隋玉想要老金家的那匹半大馬駒,願意拿兩個火爐、一個陶釜、一匹布和三張毛毯換。




老金同意,他喊他兒子又牽來一匹馬,想用一匹馬跟隋玉換個女人,留著給他孫子當媳婦。




隋玉一口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