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 作品

第 253 章 蜂蜜賺大錢





隋玉激動地攥住手,但還是不忍心太過剝削人,她買來才一斤二錢,加上罐子也才二錢半。




“一罐三十錢就行了。”隋玉說,她打算把老實淳樸的人設坐實了,憨厚地說:“我賺個來回的辛苦錢就行了,不貪多。”




“你我各讓一步,三十五錢一罐。”左都侯摸了摸臉,說:“若是歪打正著,真讓我臉上的痘消失了,我該感謝你。”




隋玉看他一眼,說:“行,那我明天在城外等您,到時候我再給您說說如何清




洗臉,你臉上出油多,油堵住了毛孔,毛孔裡的髒東西排不出來就容易長痘。”




“毛孔?”左都侯細細思索,“莫非是因為我臉上沒長毛?我腿上毛厚,腿上就不長痘。”




隋玉:“……就是汗孔,臉上皮嫩,汗孔小,容易堵住。”




左都侯這下是徹底相信了,他朝等在一旁的守城官招手,說:“你先跟他出城,我明天告假出去找你們。”




隋玉按捺著激動,故作隨意地跟著守城官走,步子挪得不快也不慢,不止外人被她矇蔽了,就是宋嫻也相信了。




“你這……”回到租的房子,宋嫻看著圍繞著白麻帳子嗡嗡亂飛的蒼蠅,一時不知道從何處開口。




“一共五十二罐半的蜂蜜,半罐我們自己喝,剩下的五十二罐賣出去十八罐,不僅是買蜂蜜的本錢回來了,還賺了近兩萬錢。”算出錢數,隋玉激動地嗷嗷叫,她哈哈大笑,“多虧了我這個貴人啊。”




宋嫻愣了,她木呆呆地望著隋玉,問:“你糊弄他的啊?”




隋玉詫異地看她一眼,說:“你不是還幫腔了?也不算糊弄,蜂蜜的確通腸子解便秘,看他那樣子,肯定是經常拉不出屎,喝蜜水對他有好處,對老人小孩也有好處。不過是我過度包裝了,把價錢提高了。”




“那你對大司馬……”




“仰慕不摻假,很厲害的一個人,我們能有現在安定的日子,他們兄弟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隋玉託著下巴望天,說:“一代梟雄就這樣落幕了,好在還有很多人懷念他們,我也是其中一個。不過送蜂蜜就是個噱頭,在我離開長安之前,我打算煮個豬頭煮個羊頭去祭拜一下。”




宋嫻沒聽進她後面的話,又問:“你一開始就是衝著左都侯去的?天爺啊,你太會算計了。”




隋玉搖頭,她伸手指天,納罕道:“你以為我是天上的神仙啊,能掐會算的。我一開始是打算在西市租鋪子,後來進內城又看見開在大官家門前的鋪子,我又想做他們的生意,得知不可能之後才把主意打到左都侯身上。果不其然,蜂蜜賣給他比我租鋪子散賣還賺錢些。”




宋嫻嘖嘖稱奇,她走到隋玉的旁邊抱住她的頭仔細研究,羨慕道:“你這顆頭是怎麼長的?”




隋玉得意地搖頭晃腦,想到即將進口袋的錢,她渾身舒暢,連日的疲累一散而盡。




天黑又天亮,不等太陽昇起來,隋玉就親自等在宣平門外了。辰時正,左都侯換下官服,身穿輕薄青綢衣出來,他騎著馬,身後還跟著三架馬車。




隋玉領他去咸陽原,七百二十罐蜂蜜已經擺在簷下了,細頸罐子的瓶口用帛布纏的木塞塞得嚴實,不管是用來送禮還是轉手賣出去都不會丟人。




左都侯拔開木塞,木塞上牽出一絲晶瑩的琥珀色蜜液,他對著日光看了看,說:“不錯,值得這個價,味道也好,你們這院子甜滋滋的。”




說罷,他一揮手,僕從從馬車上搬下十三個木箱,一箱裝二千錢,馬車空下來了,他們又搬著蜜罐子裝車。




宋家和隋家的奴僕都過去幫忙,而隋玉則是端出半盆淘米水,淘米水已經沉澱過,她示意他用盆裡的水洗臉。




“這是淘米水,淘米的第一道水不要,這是第二道水,第二道水靜置半盞茶的功夫,然後撇上層的水洗臉。”隋玉站一旁說,“我日常都是這麼洗臉,去年去關外一趟,回來的時候臉還曬傷了,用淘米水洗兩三個月就養回來了。”




左都侯搓了搓臉,他直起身又舀瓢乾淨的涼水清洗一遍,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臉上似乎真的輕鬆多了。




“還有一點,你不能摳痘,不洗手之前別摸臉,臉癢了就洗一次,反正有下人伺候,你吆喝一聲就行了。”隋玉繼續囑咐。




左都侯點頭,說:“行,我聽你的。對了,你賣了蜂蜜就打算回敦煌了?”




“不是,帛布還沒賣完,我們打算轉賣給別的商隊,能賣多少賣多少,然後再去太原郡一趟,之後就回敦煌。”隋玉像是突然想起什麼,她喊甘大提一罐桑酒出來,說:“桑酒還沒來得及賣,我送您兩壇,這酒不醉人,給家裡的姐姐妹妹們小酌還成,別嫌棄啊。”




“我們家也喝桑酒,不過是進貢過來的。”左都侯推了下酒罈的蓋子,酒味不錯,就是有些濁,他看不上眼,不過可以牽線幫隋玉把桑酒賣了。




七百二十罐蜂蜜都裝上車,左都侯提著隋玉給霍家的人特意準備的五小罐蜂蜜走了。




下午的時候,一個酒肆的掌櫃找來,以三百錢一罐的價錢買走隋玉和宋嫻手裡的所有桑酒。




隋玉有桑酒二十罐,宋嫻則有四十一罐桑酒,一個賺了二千六百錢,一個賺了五千三百三十錢。




至於粗布和帛布,隋玉和宋嫻商量過後,以每匹帛布盈利五十錢,每匹粗布盈利二十錢的價格,兩人把手裡的貨全部轉賣給進長安的商隊。這些商隊買到貨再補些綢緞,又馬不停蹄離開長安,而隋玉和宋嫻帶著御賜的青銅劍領著商隊再次去太原郡。




五月到六月,從長安去太原郡又返回長安,布帛方面,隋玉賺了六千二百錢,宋嫻賺了九千六百錢,刨除蜂蜜不談,隋玉一共賺了八千八百錢,宋嫻賺了近一萬五千錢,二人對此心滿意足。




六月初動身去太原郡,沒有山匪搗亂,又有朝廷的軍隊搜山,太原郡太平的能夜不閉戶。隋玉和宋嫻帶著商隊在各個村落掃蕩一遍,每人買了五十匹帛布和六十匹粗布,以及還在太原郡買了綢緞,隋玉耗盡手裡的餘錢買了八十匹,宋嫻則是買了一百二十匹,手裡的錢花得差不多了,二人這才有迴轉的想法。




離開太原郡的前一天,隋玉在路上聞到海的鹹溼味,跟路人打聽幾句,她驅著駱駝追上才入城的商隊。這個商隊是從海邊過來的,他們用騾子馱貨,從去年夏天動身,一直到今年夏天才走到太原郡。




“這是幹海菜嗎?能不能多賣我一點。”隋玉問。




兩方言語不通,比劃好半響,隋玉用一頭駱駝買下他們運來的所有海帶,恐怕只有兩百斤。




“換算下來,這爛乾菜是你十




錢一斤買的,比肉還貴。”宋嫻納悶了,又覺得好笑,“莫不是終日打雁終被雁啄了眼?隋算盤還有倒貼虧本的時候?”




“你不懂,我聽我爹說海邊有一種乾菜能治大脖子病,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我要帶回去備著,每個月吃兩頓。”說罷,隋玉分出一小半給她,說:“你也備著點,圖個安心。”




“真的?”宋嫻問,她看了看手上亂糟糟的乾菜,說:“我記得我小的時候見過我家一個養馬的男人長個很粗的脖子,脖子快有頭粗了,我看得害怕,就躲著他。後來就不知道他怎麼樣了,反正是死了,不知道是不是病死的。”




隋玉點頭,她把海帶捆在自己的駱駝背上,吹響號子帶著商隊離開縣城。




路過齊家村,隋玉帶著兩個僕從騎著駱駝進村,桑果陸陸續續變紅變紫,村裡的人又開始摘桑果準備釀酒了。




“二郎,李嫂。”隋玉衝桑樹上的母子倆喊,她丟下半捆幹海帶,說:“這個你們拿回去吃,每個月用它跟豆腐煮湯吃兩頓,吃這個是防止大脖子病的。”




“咚”的一聲,李氏手裡的筐掉了,紫得發亮的桑果灑了一地。




“娘,不是我說的。”二郎說,他快速跳下樹扶住他娘,轉頭衝隋玉喊:“不是跟你們說了,不能在我爹孃面前提我哥的死。”




隋玉愣了一下,她迅速反應過來,說:“我不知道大郎是得了什麼病,我只是在太原郡遇到一個從海邊過來的商隊,他們賣的海帶能治大脖子病,我買了給我家孩子備著的,路過你們村給你們送一捆。”




李氏攥著手捶胸口,她大口呼吸,緩過勁了,她抱住幹海帶,喑啞地問:“吃這個就能治大脖子病?”




“對,你們多吃點,尤其是二郎。”隋玉驅著駱駝調頭,說:“那個商隊還在太原郡,他們頭一次過來,帶的貨不多,也可能是在路上自己吃了,你們要是需要就去找他們,讓他們往後每年還往這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