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19章 天子鎮國門,君王守社稷!豪邁之言,震動歷朝皇帝

  霍去病笑了笑,道:

  “那秦始皇和陛下並肩也就罷了,唐太宗和明太祖也能名列千古四帝,臣是有些不服氣的。”

  漢武帝看了一眼霍去病,笑道:

  “去病兒,你啊,就是太年輕氣盛!”

  “這金幕視頻製作者,是何等驚才絕豔的人物。能被他列入千古四帝的人,必然都有著不世功業,你不必質疑。”

  霍去病道:“喏。”

  話雖如此,從霍去病的眼中還是明顯能看到不服,以及熊熊燃燒的鬥志。

  什麼千古四帝,還要和別人排排坐吃果果,有甚意思?

  我,冠軍侯霍去病,一定要幫助陛下成為華夏唯一的萬古大帝!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

  【大明京師北遷,客觀而言,有利有弊。】

  【好處在於,大明確實能夠更加從容的面對來自北方瓦剌韃靼的進攻。】

  【從遷都北平到大明滅亡為止,整整兩百多年時間,北平以南的領土從未長時間的被蒙古人佔據,大明北部邊疆基本上是固定在了朱棣的時代。】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大明每年為了保護就在邊疆的軍師,不得不投入巨量的軍事資源。】

  【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決定停止鄭和下西洋以及北伐瓦剌韃靼的擴張性國策,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大明內政。】

  【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大明朝廷選擇裁撤衛所,繼續收縮九邊防線。】

  金幕畫面的大明地圖,又一次緩緩向南一點點收縮。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冷哼一聲,頗為不滿。

  “高熾這個臭小子,不喜歡打仗,是優點,也是缺點!”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打仗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

  但由於瓦剌韃靼的存在,如果不能用戰爭驅逐這些蒙古人,又會導致大明丟掉領土,喪失對邊疆的控制力。

  這其實就很尷尬。

  【等到了明仁宗之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大明更進一步的收縮,撤回了所有在漠南的衛所,同時還撤出了朱棣在位時征服的安南。】

  朱元璋咦了一聲,目光落在了金幕中那幅大明地圖上。

  果然,那裡真有安南!

  朱元璋疑惑看著朱棣。

  “你想打安南?”

  朱棣愣了一下,點頭道:

  “兒臣真想打,那畢竟是漢唐故土!”

  朱元璋哦了一聲,瞪了朱棣一眼。

  “打下來了又放棄,這就是你的好孫子朱瞻基!”

  朱棣擦了擦汗水,有些尷尬地開口。

  “父皇,高熾那小子的媳婦身懷六甲,還得過兩個月才生呢,您因為一個沒出生的孫子罵兒臣,兒臣是不是有點冤枉了?”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朕是你老子,罵你兩句怎麼了?不服憋著!”

  朱棣:“……”

  行,現在罵人都不用找理由了,直接一個當爹的身份壓下來就完事。

  【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雖然都選擇了戰略收縮,但這兩父子在位時,大明邊疆總體較為平靜,百姓的生活安居樂業,整個大明蒸蒸日上,具備了盛世氣象。】

  【是以,這段時間又被稱為“仁宣之治”。】

  朱棣看到這裡,頓時樂了。

  “父皇您看,兒臣的兒子和孫子,不賴吧?”

  能建立盛世的,那都是明君啊!

  什麼“文景之治”、“昭宣之治”、“光武中興”、“開元盛世”、“貞觀之治”。

  咱們大明也不賴,我朱老四的兒子孫子,也有“仁宣之治”!

  朱元璋又哼了一聲,表情倒是好了不少,淡淡道:

  “也算是守成之君。”

  話是這麼說,但從老朱忍不住上揚的嘴角來看,這位大明皇帝還是非常開心的。

  【大明作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漢人政權,連續出了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四位明君,這般氣運可謂是非常出色的。】

  【但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當大明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之子朱祁鎮登基之後,這個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國,終於開始朝著下坡路走去。】

  “什麼?”朱元璋臉色一變,大為不滿,砰的拍了一下龍椅扶手。

  “朕的大明,才五代皇帝就走下坡路了?”

  朱元璋突然又有種想要踹朱棣一腳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