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28章 大明情報洩露成了篩子,歷朝皇帝擔憂起衛所制度

  李世民陷入沉吟,良久之後才搖頭道:

  “不瞞父皇,兒臣現在也沒有什麼頭緒。”

  李建成見狀,心中一動,覺得表現的機會來了。

  “父皇,既然府兵制度不可行,那不如就直接廢除這個制度,改回漢朝時候的授田制即可。”

  李建成的想法也很簡單,都說漢以強亡,那漢朝的軍隊制度肯定是沒問題的嘛。

  李淵聞言,臉上凝重的表情卻沒有任何放鬆。

  改革?

  談何容易!

  宰相蕭瑀聞言,一聲冷笑。

  “太子殿下也未免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

  “府兵制度已經在關中實行這麼多年,許多府兵都是三代、甚至四代為國效力。”

  “如今朝廷若是廢除,說不定就要引起關中府兵的兵變!”

  李建成表情頓時一僵。

  李淵搖了搖頭,道:

  “蕭瑀說得對,府兵制度確實不能一下子就廢除。”

  大唐如今雖然一統天下,但歸根結底,關中才是大唐的基本盤。

  一旦關中府兵譁變,那剛剛被大唐佔據不久的中原和江南,必然會趁勢而起。

  到那時,沒有了強悍的關中府兵,大唐還怎麼去鎮壓中原和關中的叛變?

  這簡直就是在自殺。

  李元吉有些不服氣,開口道:

  “父皇您才是天子,只要您的旨意一下,那些黔首百姓還敢不從?”

  李淵大怒,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元吉。

  “你懂個屁,給朕閉嘴!”

  李世民在一旁看到李元吉被臭罵,心中不由好笑。

  當皇帝固然是擁有整個天下沒錯,但皇帝一個人是不可能掌控天下的,得有官員來治理,得有軍隊來威懾所有心懷異心之人。

  李世民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才不敢在這件事情上開口。

  李建成和李元吉卻因為急著想要在李淵面前表現,主動踩進了這個大坑了。

  活該!

  李淵見群臣都給不出主意,心中也是鬱悶。

  就在此時,裴寂突然開口道:

  “陛下為何不發個彈幕問問呢?”

  李淵咦了一聲,一拍大腿。

  “裴寂,你怎麼不早說!”

  很快,一條彈幕出現。

  【唐高祖李淵:諸位,朕覺得大明這個脫胎於大唐的府兵制度需要改良一下,大家有什麼主意嗎?】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不少也正在思考這個問題。

  是以,很快就有許多彈幕冒了出來。

  【秦始皇嬴政:朕覺得,大秦的軍隊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國家以爵位分田,黔首應徵入伍作戰!】

  【漢高祖劉邦:老贏啊,你差不多行了。你知不知道胡亥那時候,你的所謂大秦雄師被項羽打成什麼樣了?】

  【秦始皇嬴政:呵呵,那是胡亥不行,又不是大秦軍隊不行!你口口聲聲說大秦制度不行,你的大漢又有什麼好的制度?】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哼了一聲,正準備發彈幕,曹參突然開口。

  “陛下,這彈幕還是別發了,省個一千兩銀子吧。”

  劉邦怒道:

  “為何?”

  曹參幽幽開口。

  “陛下難道忘了,咱們大漢的軍事制度,和大秦是一模一樣的麼?”

  劉邦:“……”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漢承秦制”。

  別看王朝的名稱換了,但是在絕大部分的制度上,大漢確實是繼承了大秦的制度。

  一方面,劉邦畢竟出身低微只是一個亭長,想要讓他一下子設計出一個新的、能超越大秦的制度,多少是有些勉為其難。

  另一方面,劉邦麾下最得力的大臣蕭何曹參等人,當年都是大秦沛縣的官吏,本身對大秦制度如何治理地方就非常熟悉,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所以別看大漢是用道家的黃老學派治國,但落實到詳細的制度上,還真就是基本照抄秦朝。

  畢竟在大漢之前只有一個大一統王朝就是大秦,不抄大秦,還能抄誰?

  劉邦鬱悶地嘆息一聲。

  “行吧,這一次就算嬴政那小子贏了!”

  就在此時,又一條新的彈幕跳了出來。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是不是傻?大宋的禁軍制度才是最優秀的制度,你們那些制度全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