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42章 天子鎮國門?天子叫城門!朱元璋心態炸穿

  聽著阿剌的話,朱祁鎮的臉陣青陣白,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但形勢比人強,就在朱祁鎮準備解釋幾句的時候,突然嗖一聲,箭矢破空的聲音響起。

  幾支箭矢從城頭處射了下來,落在朱祁鎮身旁幾丈處。

  朱祁鎮大吃一驚,一聲尖叫,險些從馬上摔落。

  城牆之上,露出了于謙的臉龐。

  這位大明兵部尚書一臉怒容,喝道:

  “爾等這些瓦剌人,喪心病狂,竟然找來囚犯冒充大明皇帝陛下,想要騙開大明京師城門?”

  “來人,給本官狠狠地射,務必要將這個冒充陛下的賊子,還有這些瓦剌韃子統統都殺了!”

  朱祁鎮大驚失色,忍不住叫道:

  “于謙,你好好看看,朕是真的,你的兵部侍郎可是朕任命的!”

  于謙不管不顧,一揮手。

  “射!”

  箭矢嗖嗖,從城上射了下來。

  阿剌後背寒氣直冒,一把抓住朱祁鎮的馬韁。

  “跑啊!”

  兩匹馬立刻調轉馬頭,沒命地跑了。

  于謙看到這一幕,頓時鬆了一口氣。

  郕王朱祁鈺出現在於謙身邊,臉上滿是擔憂的表情。

  “於大人,這麼做……真的合適嗎?”

  于謙緩緩道:

  “眼下既然無法從瓦剌軍中搶回陛下,那就只能讓瓦剌人覺得陛下已經沒有任何價值。”

  “那樣的話,或許還有機會讓陛下平安歸來。”

  群臣都在城頭,自然也聽到了于謙和朱祁鈺的對話。

  突然,有人開口道:

  “我等固然是為了大明社稷不假,但陛下今日蒙受此辱,將來若是回京,是否會清算我等?”

  眾人面面相覷。

  大家心中都很清楚,城下那個絕對是如假包換的朱祁鎮。

  現在用弓箭把朱祁鎮射跑了,確實是為了大局。

  可朱祁鎮將來回歸,能諒解這件事情嗎?

  皇帝的威嚴被冒犯了,誰能保證朱祁鎮迴歸之後,不會秋後算賬?

  是以,直到朱祁鎮和阿剌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城牆上的氣氛依舊是無比凝固。

  另外一邊,瓦剌本陣。

  看著狼狽逃回來的朱祁鎮和阿剌,也先的表情頗為異樣。

  朱祁鎮看到也先,心中也是打鼓。

  城門沒叫開,也先這老小子,不會拿朕祭旗吧?

  朱祁鎮忙道:

  “太師,你也看到了,那些逆臣竟然覺得朕是假冒的,完全不敢開城,真是氣死朕了!”

  也先聞言一愣,隨後笑了起來。

  “是麼?或許那些傢伙心知肚明陛下是真的,但為了保命,不敢開城迎接陛下呢。”

  朱祁鎮聞言一滯,隨後勃然大怒。

  “這些貪生怕死之徒,他們怎麼敢的?”

  “太師,要不這樣吧,朕下一道旨意,讓他們開城門便是。”

  也先哼了一聲,擺了擺手。

  “不必勞煩陛下了。來人啊,請陛下回後營歇息罷。”

  朱祁鎮被帶走後,阿剌湊上來,沉聲道:

  “太師,看來大都城是要頑抗到底了,咱們是不是應該馬上建造攻城器械?”

  也先聞言,陷入遲疑。

  作為京城,防禦力自然是一等一的。

  瓦剌大軍雖眾,但大部分都是騎兵。

  騎兵最擅長的是野外的決戰,在進攻堅城這方面天然就是弱項。

  也先沉吟良久,開口道:

  “先不著急,把京師圍幾天看看吧。”

  畫面一轉,已經是皇宮一處偏殿之中。

  郕王朱祁鈺愁眉苦臉,無奈道:

  “諸位,現在又該怎麼辦才好?”

  “這幾天,瓦剌人總是讓皇兄在各地城門轉悠,本王真擔心哪個守城將領腦子一熱,就直接開城門獻城了。”

  朱祁鈺是真麻了。

  本來以為不過是裝模作樣監個國,皇兄回來就沒事了。

  結果皇兄是回來了,但卻是以俘虜的方式!

  今日把皇兄射跑了,他日皇兄不會將本王五馬分屍吧?

  其他幾名大臣聞言,都是面面相覷。

  這些人,大多和于謙一樣,原本都是一些侍郎之類的副手,壓根就沒進過內閣參與國政。

  真正有豐富國家大事經驗的,比如首輔曹鼐、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這些人,又全都死在了土木堡一戰中。

  如今大家被趕鴨子上架,一時半刻的,能有什麼好主意了?

  眾人將目光又一次投向于謙。

  “於大人,拿個主意吧!”

  看到這裡,長安城皇宮之中,漢武帝突然輕笑一聲。

  “有點意思。”

  太子劉據有些疑惑,開口道:

  “父皇莫非是看出什麼了?”

  漢武帝嗯了一聲,對著劉據道:

  “你看出什麼了嗎?”

  劉據一臉茫然,想了想之後小心翼翼地開口。

  “兒臣覺得,這大明怕是要亡國啊。”

  漢武帝道:

  “為何?”

  劉據忙道:

  “之前那靖康之恥,宋朝就是這樣被金國給滅掉的,只能跑到南邊去苟延殘喘建立了一個南宋。”

  “如今朱祁鎮就好像當年宋徽宗、宋欽宗一樣,落在了瓦剌人手中,想必也只能重蹈覆轍了。”

  漢武帝緩緩搖頭。

  “據兒,你太年輕了。”

  “還記得李綱嗎?”

  劉據趕忙點頭。

  “自然記得,金人第一次圍攻汴京,就是有李綱坐鎮,才能力保汴京逃過一劫。”

  “只可惜金人第一次撤軍後,宋欽宗就把李綱貶黜出京,才導致了第二次金人南下,靖康之恥爆發。”

  漢武帝悠然道:

  “對啊,這就是華夏的生命力,據兒。”

  “每到危難之際,總是會有真正的英雄站出來,力挽狂瀾!”

  “李綱如是,于謙……也很有可能。”

  劉據明白了什麼,吃驚道:

  “父皇的意思是,于謙將會成為和李綱一樣的英雄?”

  “但于謙是個文官吧,壓根就不會領兵打仗啊,面對瓦剌二十萬大軍,他真能成功?”

  漢武帝微微一笑。

  “成功當然是可以成功的,而且也只有一條路能成功。”

  劉據忍不住追問道:

  “哪條路?還請父皇明示。”

  劉據真的很想知道,在這樣的絕境之下,大明要如何做出成功的反擊!

  漢武帝臉上的表情越發愉快了,那是一種帶著期待,以及幸災樂禍的表情。

  “當然就是——改天換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