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43章 漢武帝唐太宗所見略同,大明破局的唯一道路!

  “所以遊牧民族的戰爭,是必須要速戰速決的。隨軍的所有牛羊吃完了,就得四處搶掠。再把搶來的糧食全部吃完了,那就必須撤退。”

  李世民一口氣說了一大通,伸手虛虛點了一下李元吉的腦袋。

  “現在,我的四弟,你可懂了?”

  李元吉:“……”

  李元吉此刻的心情就是後悔,非常的後悔。

  明知道這傢伙嘴皮子厲害,怎麼每次都忍不住被他撩撥起脾氣呢?雲九小說

  李元吉閉上嘴巴,直接不再開口。

  李淵摸著鬍鬚,連連點頭,臉上帶著笑容。

  “原來是這樣。若是按照這個說法,豈不是大明其實沒什麼危險了?”

  李世民搖頭道:

  “那倒也不是。大明眼下的確是面臨著亡國的危機。”

  “皇帝乃是天子,朱祁鎮就在也先的手中,只要一個處理不好,大明的滅亡就是必然之事。”

  李淵:“……”

  這一會說瓦剌人馬上就要跑路,一會又說大明馬上就要亡國。

  世民啊,你這反轉,是不是也太猛了一點?

  李世民明顯察覺到了李淵的不解,笑著開口。

  “危機危機,是危險也是機遇。對當事者而言,究竟結局如何,當然是只能由局中人的動向和選擇來決定了。”

  李淵嗯了一聲,道:

  “所以,你覺得這大明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化危險為機遇呢?”

  李世民欲言又止。

  李元吉正想開口,一旁的李建成趕忙拉了一下李元吉的袖子。

  李元吉悶悶地閉上嘴巴,轉過頭去。

  李建成朝著一旁的封德彝打了一個眼色。

  封德彝心領神會,開口道:

  “秦王殿下,陛下在詢問,為何不言?”

  “莫非,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成?”

  李淵聞言,臉色微微一變。

  朕是你父皇,朕問你話,你能有什麼難言之隱?

  難道……

  李世民眉頭一皺,心中也是煩躁。

  這封德彝,還真是能煽風點火啊。

  無奈之下,李世民只能開口道:

  “兒臣覺得,眼下大明的危機,其實全在朱祁鎮這個皇帝身上。”

  “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大明自然也就沒有問題了。”

  李淵眉頭一揚,忍不住道:

  “什麼叫解決這個問題?總不可能真有什麼天神下凡,直接把朱祁鎮從瓦剌人的大營之中救出來吧?”

  說到這裡,李淵心中突然一動,腦海中一道靈光閃過。

  這位大唐開國皇帝猛然大吃一驚,連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難道,你的意思是……”

  在場幾名心思較為聰敏的大唐重臣也回過神來,一個個用駭然的眼神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見狀,心中不由好笑。

  之前不想說,怕嚇到你們。

  非要我說,現在真被嚇到了吧?

  李世民誠懇地對著李淵道:

  “不是兒臣不敬,而是兒臣思來想去,這應該是大明唯一的破局之路了。”

  李淵:“……”

  良久之後,李淵才穩住心情,將目光投向金幕。

  這群大明的臣子,當真敢做這種事情?

  于謙,他真有這個膽量?

  金幕之中,于謙臉上的表情極為掙扎。

  看得出來,這位大明兵部尚書,此刻腦海之中正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郕王朱祁鈺等了良久,終於忍不住開口催促道:

  “於大人,你若是有什麼主意一時間拿不定的,說出來大家參考一下也好啊。”

  其他人也道:

  “對啊對啊,於大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我等也是可以幫你拾缺補漏的嘛。”

  “於大人,快說說吧。”

  于謙深吸一口氣,露出一絲苦笑。

  “若要臣說這件事情,還請郕王先降旨,免了臣的死罪。”

  “啊?”朱祁鈺目瞪口呆。

  這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主意,還要先免除死罪才能開口?

  定了定神,朱祁鈺道:

  “好,本王免你死罪,你說吧。”

  管他什麼死罪活罪的,也先二十萬瓦剌大軍就在城外!

  先解決了也先,再來說其他的事情吧。

  于謙見狀,心中的膽氣似乎也增添不少,便開口道:

  “臣覺得,眼下最大的麻煩,就是陛下在瓦剌人的手中。”

  “我等無論想要做什麼,有此一條,就是處處受限。”

  “也先這幾日派陛下四處叫門,京師之中的士氣大受影響,是必須要解決此事的時候了。”

  眾人聞言,連連點頭。

  “是這個道理沒錯。”

  “所以,於大人你的主意是?”

  于謙環顧眾人,正色道:

  “於某的想法很簡單。如果,瓦剌人手中的,不再是大明皇帝陛下了呢?”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

  細細思考,隨後全都勃然色變。

  “於大人,你……”

  “于謙,你瘋了嗎!”

  “於大人,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坐在上首的郕王朱祁鈺,眼珠子瞪得比銅鈴還大,整個人都傻在原處。

  過了好一會,朱祁鈺才結結巴巴地開口。

  “於大人,你……”

  于謙話都說了,自知已無退路,便斷然道:

  “為今之計,只有請新皇登基,遵城外陛下為太上皇,才能解除難題!”

  “太子年幼,如今才兩歲,無法主持大局。”

  “郕王殿下,受陛下之命監國。當此危難之際,可請郕王殿下繼承大統。”

  “如此,京師之中有天子坐鎮,軍民士氣必然大漲。”

  “那瓦剌人縱然再來二十萬大軍又如何?等各地勤王之師一到,危機自解!”

  聽著于謙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話,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仔細一想,這辦法,不得不說,確實是頗有道理的。

  但是……

  吏部尚書王直苦笑一聲,道:

  “於大人,咱們這麼做,太后會答應嗎?”

  如今大明太后孫氏,是朱祁鎮的生母。

  但郕王朱祁鈺,並非孫太后所生!

  更何況,朱祁鎮本身就有兒子,他的長子朱見深,現在就是大明皇太子。

  不立自家嫡孫皇太子,反而立一個不是親生的郕王朱祁鈺?

  怎麼想,孫太后也不可能答應這種事情吧?

  于謙正色道:

  “太后素來寬仁,也是一位識大體的。如今事急從權,想必太后也能理解。”

  “若是郕王殿下不反對的話,於某認為,等殿下登基,皇太子依舊還是皇太子,不做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