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57章 李泰和李治的騷操作讓劉邦想起了劉恆

  若是朕也像這李世民一樣,立一個劉盈和劉如意之外的皇子呢?

  朕又不是沒有其他的兒子!

  劉邦頓時在腦海之中思考起來。

  如果真要選一個第三人,那要選誰好?

  劉濞?不行,這小子的脾氣太暴躁了,若是真讓他當了皇帝,怕是分分鐘就要和呂氏外戚以及沛縣勳貴們兵戎相見。

  就在劉邦有點發愁的時候,另外一個人選跳進了劉邦的腦海之中。

  劉恆!

  這小子的母親是薄姬,薄氏一族在大漢之中屬於那種幾乎沒有什麼能量的小家族。

  若是劉恆繼位,那就肯定沒有外戚干政的困擾。

  而且劉恆的性格也很好,擅長隱忍。

  只要除掉呂氏,劉恆應該就能和蕭何這批沛縣勳貴和睦相處。

  劉邦想到這裡,眼睛漸漸地亮了起來。

  他正想要開口,但話到嘴邊,又硬生生地停住。

  不行,這件事情,可不能讓呂雉和蕭何知道。

  得選一個可靠的人,秘密去考察一下劉恆才行!

  劉邦收回心神,目光從呂雉和蕭何身上掠過,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你們都想算計朕?

  行,朕倒要看看,今後是誰更會算計誰!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這裡,也是若有所思。

  “說起來,這個選第三人當繼承人的辦法,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啊。”

  朱棣在旁邊一聽,頓時頭皮發麻。

  父皇這什麼意思?

  俺特麼不是都已經爭贏了朱允炆,拿下了太子麼!

  現在說這話,是在點俺呢?

  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棣身上,哼了一聲。

  “臭小子,你別以為當了太子就萬事大吉了!”

  “你看看之前那個土木堡,看看你曾孫朱祁鎮是怎麼敗家的,你讓朕怎麼放心把皇位交給你!”

  朱元璋一番數落,直接讓朱棣灰頭土臉。

  “好好好,父皇您說得對。兒臣一定改,一定好好教育朱瞻基,讓朱瞻基那個臭小子也好好教育朱祁鎮,您看行麼?”

  朱元璋哼了一聲,抬頭看天。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你朱老四這個莽夫的性格,怕是教不出什麼好子孫來!”

  朱棣:“……”

  父皇,俺特麼不也是你教的?

  你說俺,不就等於說你自己麼?

  朱元璋突然眼神一凝,注視著朱棣。

  “老四,你是不是又在心裡說朕的壞話了?”

  朱棣目瞪口呆。

  不是,父皇這你也能發現的?

  還沒等朱棣開口說話,朱元璋一戒尺就抽了過來。

  “混賬小子,你是朕看著長大的,你腦袋裡那點歪心思,真以為朕不知道?”

  朱高熾站在一旁,看著朱棣在御花園之中被朱元璋抽得上躥下跳,默然半晌,對著懷中襁褓裡的朱瞻基說道:

  “瞻基啊,將來一定要好好教育你兒子朱祁鎮,知道嗎?”

  朱瞻基瞪著一雙烏黑眼睛,看了朱高熾幾秒,突然小臉一皺。

  一股水柱沖天而起,滋了朱高熾一臉。

  “啊呀,快來人,尿了尿了!”

  御花園之中,又是一番混亂。

  金幕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

  【李治被立為皇太子之後,李世民開始著手對付他這輩子最後一個目標——高句麗!】

  【出征高句麗時,李世民將李治留在長安監國。】

  【李世民這一次出征高句麗,雖然殲滅了高句麗二十餘萬兵馬,但卻並沒有達成滅亡高句麗的目標,這也成為了李世民終生的遺憾。】

  【五年後,李世民駕崩,走完了五十年輝煌壯闊的人生。】

  【從十八歲隨父皇李淵在晉陽起兵,二十八歲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李世民的一生是開拓進取的一生,也是華夏曆史上最為璀璨的篇章。】

  【但大唐的版圖,卻並非李世民之時就抵達頂點。】

  【李治,這位繼位時年僅二十二歲的皇帝,將會讓大唐成為真正史無前例的龐大王朝。】

  【但也正是李治在位的時期,大唐將來的隱憂就已經埋下伏筆。】

  大殿中,剛剛趕到不久的貞觀群臣聞言,都將驚訝地目光投向李治。

  他們都沒有看到之前的那一段,故而並不知道李治為何會成為皇太子。

  是以此刻,這些貞觀朝重臣們的心中都非常疑惑。

  不是李承乾,也該是李泰啊!

  怎麼會是這位晉王呢?

  李世民見狀,反倒鬆了一口氣,開口道:

  “關於金幕之中治兒為何會成為太子,爾等就不必深究了。”

  這事情涉及到了李承乾和李泰兄弟相殘,李世民巴不得全天下都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等等,還有一個人知道。

  李世民心中,浮現出了武媚孃的身影。

  除了李氏父子四個當事人之外,整個大唐之中,只有武媚娘是唯一的知情者!

  要不要殺掉她?

  李世民開始認真地思考起這個問題。

  畢竟,只有死人才是最能保守秘密的!

  一個十六歲的小小才人,殺了也就殺了,對李世民來說,根本造不成任何的心理壓力。

  至於美貌賢惠什麼的……

  在李世民的心中,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名女子能比得上已經去世的長孫皇后!

  大殿龍椅之下,最前方站著的人是長孫無忌。

  此刻長孫無忌正在用驚奇的目光打量著李治。

  李治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幼子,說起來還要叫長孫無忌一句大舅。

  對長孫無忌來說,無論是李承乾、李泰乃至李治之中任何一個人繼位,其實都沒有區別。

  反正都是自家親妹生的親侄子嘛。

  故而,在李承乾和李泰之爭中,長孫無忌是一直保持中立的。

  即便是以長孫無忌的老謀深算,也沒想過,竟然是李治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這位貞觀朝第一重臣心中暗想:

  “果然是後生可畏啊,陛下剛剛對晉王成為太子這件事情語焉不詳,似乎有很深的隱情在。看來今後要想辦法多和晉王接觸一下才行。”

  李世民沉默不言,目光依舊看著金幕。

  他記得很清楚,這一次盤點的人物可不是李治。

  為什麼會說到李治?這裡面一定是有問題的!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治剛剛繼位,就做了一件讓群臣乃至整個天下震驚的事情。】

  【這件事情,直接改變了大唐的國運,也改變了李隆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