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92章 第二次黨錮之禍前奏,劉宏對傀儡身份非常不滿!

  竇武和陳蕃兩人,在皇宮辦公房內竊竊私語。

  “這裡的都是尹勳逮捕黃門令魏彪之後審訊出來的供狀。”

  “這些,是曹節家族橫行鄉里,欺壓百姓,霸佔田地的證據。”

  “這些是王甫的。”

  “還有這些,是侯覽的。”

  竇武看著眼前堆得齊人高的簡牘,不由嘆了一口氣。

  “先帝任用宦官不過才一二十年的時間,這些閹人的家族親人竟然就已經有了如此之多橫行不法之事。”

  “若是讓這些閹人繼續得勢下去,還不知道有多少大漢的子民要受其殘害!”

  陳蕃點頭,正色道:

  “若非如此,老夫又怎會願意豁出這條命,和這些閹人鬥爭?”

  竇武朝陳蕃行禮,正色道:

  “陳大人放心,竇武雖是外戚,也卻自認為乃士人一員。”

  “你我聯手,必能除去這些閹黨,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竇武的話,擲地有聲,從中透露出的是一股無比堅決的意志。

  陳蕃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笑道:

  “大將軍,老夫先回去了,切記安排可靠人手送呈此奏章給太后,以免節外生枝。”

  叮囑了一番之後,陳蕃轉身離開。

  竇武看著陳蕃離去,不由失笑。

  “陳大人還是老了,做事情總是這麼小心翼翼。”

  “朱瑀,進來!”

  一名官員走了進來。

  “大將軍有何吩咐?”

  竇武指了指奏章,道:

  “來啊,將這些奏章送去給太后呈閱。”

  “對了,上面這幾份奏章,務必要讓太后第一時間看到。”

  朱瑀唯唯諾諾,恭敬目送竇武遠去。

  等竇武離開之後,朱瑀目光一轉,拿下最上面的幾份奏章,掃了一眼。

  就這麼一看,朱瑀臉色頓時大變,急匆匆地拿著這幾份奏章離開。

  後宮的另外一處,幾名大太監正在坐著閒聊。

  這些宦官的官職都是“中常侍”,負責傳達皇帝詔令,掌管聖旨等文書。

  漢桓帝時期將中常侍定為十人,全部由宦官出任,故而又稱為“十常侍”。

  十常侍之中,為首的是侯覽,然後是曹節、王甫等人。

  朱瑀急匆匆地走進來,拿出幾份奏章。

  “幾位常侍大人請看,這是剛剛竇武準備呈送給太后的奏章!”

  侯覽等人接過奏章一看,臉色頓時大變。

  裡面清清楚楚,一條條寫清了侯家、曹家、王家的家人們各種罪狀。

  侯覽深吸一口氣,緩緩道:

  “若是這些奏章真被送到太后面前,你我恐怕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曹節臉色極為難看,道:

  “這竇武,之前咱們敬他是太后之父,處處忍讓於他,沒想到他竟然還不滿足,要置我等於死地。”雲九小說

  王甫目光之中閃過一絲冰冷。

  “事到如今,我等若是再讓,那就真只能變成墳中枯骨了。”

  幾名中常侍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開口。

  “和他拼了!”

  畫面一轉,十幾名太監相對而立。

  在他們的面前,是一杯杯血酒。

  侯覽沉聲開口。

  “若竇武得勢,你我全都死無葬身之地。”

  “此刻,所有人必須團結一致,不得走漏任何風聲。”

  “不然,我等將來必誅其九族,至死方休!”

  曹節緩緩道:

  “各位,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再退就是死了。”

  “必須要殺了竇武和陳蕃,掃清士人結黨,才能讓我等活下去!”

  王甫舉起酒杯。

  “今日,我等在此地歃血為盟,和竇武拼了!”

  諸多太監齊齊舉杯。

  “和竇武拼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著這幅畫面,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沒看出來,這些宦官們居然還挺有膽識的。”

  扶蘇的手情不自禁地握緊了。

  “不會真的被這些宦官們成功了吧?”

  對於扶蘇來說,自從看清了趙高的嘴臉之後,他對宦官掌權這種事情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的。

  秦始皇淡淡的開口。

  “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恐怕還是要落在那位小皇帝的身上。”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咦了一聲,臉上露出驚訝表情。

  “這竇武做事也太不周全了,竟然在這種機密的事情上洩露給了宦官,這不是找死嗎?”

  對於洩密這種事情,劉邦是深有體會的。

  當年在鴻門宴上正是因為項羽一方的接連洩密,才會讓原本必死無疑的劉邦逃出生天。

  即便如今回想,鴻門宴也是劉邦這輩子之中最為驚險的時刻。

  只有在那次宴會上,劉邦完全身不由己,生死就掌控在項羽的一念之間。

  在那之後劉邦縱然接連多次被項羽打敗,但至少都還有著反抗和逃跑的能力。

  蕭何明顯也想到了這件事情,搖頭道:

  “這可是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竇武怎麼能如此天真?”

  一直很少說話的陳平搖了搖頭,表情陰冷的做出了評價。

  “此人不適合玩弄權術,只適合作為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這些士人將希望寄託在他身上,怕是要大失所望了。”

  太子劉盈在一旁聽著這些大漢君臣們的對話,忍不住開口。

  “竇武也是一個滿腔正氣之人,或許能有天命保佑,讓他可以獲勝呢?”

  劉盈的這番話說完,劉邦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你這傻小子,朕從起兵開始,何嘗有過什麼狗屁的天命保佑,還不是一樣奪取了天下!”

  “天命這種東西,它永遠都是在成功者的身上,你若是失敗,自然就會被天命拋棄了。”

  劉盈聽著劉邦的訓斥,仔細的品嚐咀嚼了一番,總感覺劉邦的話裡隱約帶著幾分怪異。

  若是按照父皇的這種說法,那大漢豈不是沒有什麼天命可言。

  如果大漢並沒有什麼天命,卻能夠奪取天下,父皇這不就是真正的逆天而行了嗎?

  劉盈的心一下子變得亂糟糟的,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劉邦將這一幕看在眼裡,心中不免湧現失望情緒。

  劉邦轉頭看向了一旁的代王劉恆。

  “恆兒,你覺得這一次的政變哪一邊會贏呢?”

  劉恆認真地思考了一回,開口回答了劉邦的問題。

  “兒臣覺得,應該是準備得更加周密的那一方會贏。”

  “從如今盤點視頻之中表現出來的情況看,兒臣可能會更加看好太監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