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211章 董卓竟然成了東漢最後希望?劉秀心態炸穿

  董卓見王允支持自己,頓時大喜,笑道:

  “王司徒,老夫就知道你是一個對朝廷和老……陛下忠心的!”

  王允微微一笑,對著董卓拱手。

  “太師謬讚了,王允也只不過是想要為大漢出一份力罷了。”

  董卓咳嗽一聲,道:

  “好,既然都無異議,那麼三日後,老夫便派兵護送陛下,遷都長安!”

  聽到這裡,蔡邕心中突然一動。

  “太師難道不護送陛下前往長安嗎?”

  董卓呵呵一笑,雙目之中殺機四射。

  “陛下千金之軀,自然不能犯險。”

  “至於老夫,就先在此地,會一會袁本初,看看這袁氏子究竟有多少能耐!”

  畫面一轉,洛陽城外,哭聲震天。

  數十萬大臣、官員、百姓,扶老攜幼,各種馬車擁堵在路途上。

  在道路的兩旁,濃煙滾滾。

  無數房屋之中,冒出沖天火光。

  【董卓為了更好防守聯軍的進攻,直接下達命令,將洛陽城外兩百里內所有宅邸、莊園、村鎮盡數焚燒一空,裡面所有百姓必須遷移前往關中。】

  【涼州軍在搬遷的過程中,又利用監督護送的權力,隨意在城中糟蹋婦女搶掠財物,給洛陽百姓造成了無比深重的災難。】

  “文姬,文姬!”

  蔡邕驚叫著,一把衝了上去,死命抱住了郭汜戰馬的馬腿,苦苦哀求。

  在郭汜的馬背上,一名少婦正奮力掙扎著,正是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

  郭汜一腳將蔡邕踹開,怒聲道:

  “姓蔡的,你可不要不知好歹!”

  “老子願意用你家這個破鞋,是你蔡家天大的福分!”

  說完,郭汜一巴掌甩在了依舊掙扎不止的蔡文姬臉上,怒罵道:

  “剋夫命一個,叫什麼叫!”

  蔡文姬被打得捂臉痛哭不止。

  就在此時,一陣馬蹄聲響起,呂布策馬趕到。

  “郭汜!蔡邕乃是朝中重臣,你怎麼能如此折辱於他,強搶他的女兒!”

  聽著呂布的訓斥,郭汜臉上沒有任何驚懼,反而是一臉不屑。

  “喲,這不是咱們主公剛收不久的幷州兒子麼,真是好大的威風啊,連咱們這些跟隨主公一路從涼州殺出來的老臣都不放在眼裡了呢。”

  “嘖嘖嘖,不知道的還以為某人改姓董了,家裡馬上就有皇位給他繼承了呢。”

  聽著郭汜的冷嘲熱諷,呂布怒氣勃發,手中方天畫戟直指郭汜。

  “我給你兩個選擇,要麼立刻放人,要麼在此地和我做過一場!”

  郭汜見呂布發怒,心中不由打鼓。

  呂布武藝出眾,那是所有人都公認的。

  若是沒有董卓在場,郭汜還真不敢和呂布起正面衝突。

  遲疑片刻,郭汜將蔡文姬丟在地上。

  “哼,不過是一個破鞋罷了,你呂布愛穿就穿去,老子不稀罕!”

  說完,郭汜揚長而去。

  蔡邕趕忙衝上去,將梨花帶雨的蔡文姬扶起,又朝著呂布致謝。

  “多謝呂侯相救小女之恩!”(呂布已被董卓封為都亭侯)。

  呂布嘆了一口氣,低聲道:

  “是王司徒請我出手的,蔡大人速攜帶家眷,入我幷州軍之中,如此可保你無憂。”

  蔡邕千恩萬謝,帶著蔡文姬隨呂布離去。

  三國世界之中,孫權看到這裡,心中突然一動。

  “孤曾經聽先父說過,董卓之所以身亡,乃是幷州軍和涼州軍之間的矛盾所致。”

  “看來,這矛盾並非一朝一夕存在啊。”

  魯肅撫須點頭,道:

  “幷州軍本是丁原的部下,丁原被呂布殺死之後才追隨的董卓,是後來者。”

  “涼州軍李傕郭汜這些,卻是董卓一開始起家的老部下。”

  “董卓將呂布認為義子,想來是為了讓幷州軍心安,卻反而使得涼州軍的老部下產生不滿。”

  “這派系之間的矛盾,確實難以調和。”

  孫權聞言,不由聯想到了自己身上。

  孫權的父親孫堅,出生於吳郡富春,是正兒八經的江東子弟。

  但孫堅得以起家,靠的卻是兩淮豪強的支持。

  故而,在江東本地士族門閥的眼中,孫堅是一個在外人支持下起家,反而騎到了原本江東統治階層腦袋上的破落戶!

  伴隨著孫堅和孫策的接連早死,孫權少年繼位,外有曹操等中原勢力虎視眈眈,內有江東門閥大族隨時準備取而代之。

  處境之艱難,只能用朝不保夕來形容。

  不但要抗衡外敵,更要小心翼翼,平衡東吳政權內部兩淮派系和本土派系之間的矛盾。

  真可謂如履薄冰!

  故而,看到董卓麾下兩派內鬥,孫權一時間竟有些感同身受。

  但很快,孫權就從這種情緒之中擺脫出來。

  他神采飛揚,對著群臣笑道:

  “各位,馬上就要看到我父王名震天下的光輝事蹟了!”

  金幕之中,畫面已經轉到袁紹的軍營。

  此刻袁紹表情極為難看。

  “州牧大人答應我們的軍糧和物資為何還沒有抵達?”

  在袁紹面前,劉子惠皮笑肉不笑地開口。

  “袁太守,咱們冀州這幾年來連年戰亂災荒不斷,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糧食和軍備了。”

  “州牧大人讓我送來五百石糧食,還有一百副盔甲,聊表心意。”

  袁紹聞言不由大怒,喝道:

  “這點東西,就連拿去討伐一個縣城都不夠,更何況是權傾天下的董卓呢?”

  劉子惠乾咳一聲,道:

  “袁氏四世三公,名滿天下,本初兄振臂一呼更是天下景從,聯軍百萬。”

  “怎麼可能連後勤這點小小問題都解決不了呢?”

  “我冀州之力,已然全盡。接下來還請本初兄好自為之,劉某還有事,就不在此停留了。”

  說完,劉子惠轉身就走。

  袁紹表情扭曲,心中大恨。

  “好個韓馥,竟然如此針對於我!”

  袁紹身旁,幾名謀士也是臉色頗為難看。

  逢紀深吸一口氣,正色道:

  “主公,如今還是先考慮討董大事,等此事結束之後,再慢慢和韓馥算賬不遲。”

  袁紹點了點頭,怒氣衝衝道:

  “遲早有一天,我定要和他完完整整,將此事好好清算一番!”

  【面對聲勢浩大的聯軍,董卓並未坐以待斃,迅速集結軍隊。】

  【聯軍方面,進展卻十分緩慢。】

  【終於在一番長久的扯皮過後,四路聯軍開始成型。】

  【北線,以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進駐洛陽以北之河內郡,韓馥留鄴城,向袁紹等供應軍糧。】

  【東線以劉岱、張邈、張超、橋瑁、袁遺、鮑信與曹操等統率十數萬兵進駐洛陽以東之酸棗。】

  【另外兩路戰線之中,孔伷進駐潁川;南線以袁術進駐洛陽以南的魯陽。】

  【如此一來,再加上河東郡的白波起義軍,董卓佔據的洛陽被四面包圍,形勢極為不利。】

  【然而,相較於這十八路諸侯而言,董卓鎮守邊疆多年,無數次和羌人、匈奴、鮮卑等異族作戰,麾下涼州、幷州兩軍都是百戰之師。】

  【故而,當董卓得知十八路諸侯之中的河內太守王匡進駐小平津之後,立刻故佈疑陣佯渡平陰,卻親率主力從小平津秘密渡河,出其不意對王匡發動進攻。】

  【王匡猝不及防,被董卓殺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首戰失利,更讓十八路諸侯士氣低落,一時間竟無人敢再次出擊。】

  軍營之中,曹仁快步而行,來到曹操面前。

  “兄長,咱們都在這裡駐紮了這麼多天,為何還不前進?”

  曹操表情淡然,平靜道:

  “他們都不前進,我們急什麼?”

  曹仁愣了一下,道:

  “可是,咱們不是來解救陛下的嗎?”

  曹操哼了一聲,道:

  “你問我作甚,你倒是問問袁本初、袁公路他們,為何坐擁百萬兵馬,卻依舊在這裡遲疑不前!”

  曹仁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都被王匡給嚇壞了,一群沒膽子的廢物。實在不行,咱們自行出擊好了!”

  曹操皺眉,良久不語。

  終於,曹操吐出一口氣,點頭道:

  “好,既然袁本初他們都是無膽之人,那我曹孟德就來當這個先鋒,再和董卓做過一場!”

  【曹操見諸軍不前,於是獨立領兵先行出發,並獲得了鮑信和張邈兵力的相助。】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嘴角微微掀起,露出一絲嘲諷笑意。

  “一群烏合之眾,也妄想勝利?”

  扶蘇也同樣撇了撇嘴,搖頭道:

  “這討董聯軍,看起來似乎比咱們大秦面對的六國更為不堪啊。”

  秦始皇哈哈一笑,道:

  “東方六國,好歹是正經的國家,有成熟的軍隊和戰備。”

  “這討董聯軍,分明就是一群士族藉助何進、十常侍之死出現的權力真空,在各地拉起的草臺班子。”

  “就如這袁紹,竟連像樣的軍備都無法湊齊,還能當上什麼盟主。”

  “唉,大秦當年若是面對的是這種對手,朕統一六國,又何須十年時間?兩年足矣!”

  大秦群臣看著金幕之中播放的畫面,心中對秦始皇之言大有同感。

  和東方六國相比,這個所謂的討董聯軍,簡直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扶蘇道:

  “若這樣一來,豈不是董卓會統一天下,取代劉氏了?”

  秦始皇沉吟半晌,道:

  “那也未必。”

  “啊?”扶蘇露出疑惑表情。

  秦始皇摸著鬍鬚,淡淡道:

  “討董聯軍固然是廢物一群,遠不如東方六國。”

  “但這董卓,又何德何能,跟朕的大秦相提並論?”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嘖嘖作聲。

  “聯軍,好一個聯軍。簡直讓朕想起了當年秦末之時,咱們幾十路大軍共伐秦國的盛景!”

  蕭何干咳一聲,提醒道:

  “陛下,咱們當年走的武關,可沒去鉅鹿戰場。”

  鉅鹿那邊,確實是項羽帶著大大小小几十路兵馬和章邯、王離打生打死了。

  但陛下您可是走的武關,從南陽奇襲關中,壓根就和鉅鹿那邊的主戰場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