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352章 第一次清緬戰爭失利,歷朝皇帝瘋狂吐槽大清火器落後

  “去告訴鄭和,這一次他的探索目標主要是緬甸以及天竺,若是能碰到來自西方的紅毛夷,那就儘量接觸一下,看看能不能從那些紅毛夷的手中買到新式的火槍火炮。”

  朱高熾點了點頭,又開口道:

  “皇爺爺,兒臣剛剛聽金幕說,是大明中期紅毛夷才有什麼‘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咱們現在恐怕是接觸不到紅毛夷的。”

  朱元璋聞言不由啞然,他剛剛還真就忽略了這麼一句臺詞。

  過了好一會之後,朱元璋有些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孃的,朕的時代,竟然還太早了一些?”

  頓了頓,朱元璋又笑道:

  “這樣也好,起碼證明在這個時代,大明的火槍還不算落後!”

  朱高熾呵呵一笑,正色道:

  “皇爺爺,這緬甸人手中的火槍,孫臣熟悉得很,有很大可能就是《工業革命》之中的燧發槍。”

  “什麼?”朱元璋大喜過望,白鬍須都飄了起來:“此話當真?”

  朱高熾忙道:

  “孫臣也不太敢確定,因為孫臣不像父親那樣喜歡打槍,也只是從奏章之中看過。”

  “不過咱們現在就可以讓兵工廠那邊弄幾支槍過來,和金幕之中的緬甸槍對比便知。”

  朱元璋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那還等什麼,快去拿來!”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第一次清緬戰爭的失敗讓劉藻的無能再也無法掩飾,消息傳到京城,乾隆皇帝勃然大怒。】

  畫面中,乾隆皇帝直接拍了桌子。

  “這個劉藻,成天只知道溜鬚拍馬,真正讓他做點事情的時候就一點都不中用,朕要這樣的臣子來有什麼用!”

  “傳朕的旨意,讓劉藻滾去湖北當巡撫,朕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他!”

  【劉藻被罷免之後,驚懼交加,很快自殺身亡。】

  領班軍機大臣傅恆趕忙開口道:

  “陛下,此戰之敗,非大清之過,乃是劉藻這個主將無能!”

  “臣以為,只要派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出任雲貴總督,一定能剿平緬甸莽匪,讓雲南重新變得太平。”

  乾隆皇帝聞言,陷入沉吟。

  片刻後,他開口道:

  “派出大將去征討緬甸,豈不是殺雞用牛刀?哼,緬甸莽匪,何須朕如此大動干戈!”

  “這樣吧,讓大學士楊應琚前往雲南,主持征討莽匪事宜!”

  看到這裡,秦始皇搖了搖頭,道:

  “這個乾隆,確實是不太行。”

  扶蘇也看出了什麼,開口道:

  “父皇當年征討楚國,李信第一次失敗後,就立刻派出了大秦最強統帥王翦。”

  “乾隆在劉藻失敗後,竟然還是派出文官前往雲南,確實是過於自大了。”

  秦始皇呵呵笑道:

  “失敗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常事,朕也無法避免。”

  “不僅僅是征討楚國,就是平定南邊百越的時候,朕也失敗過。”

  說到這裡,秦始皇目光看向扶蘇,意味深長地開口:

  “失敗並不可怕,以大秦的實力,完全可以承擔失敗的後果。”

  “但若是接連失敗,那就是真正愚蠢的皇帝,是不合格的敗家子,不配成為大秦將來的繼承人!”

  扶蘇聞言,表情也是變得無比嚴肅,正色道:

  “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引以為戒,絕對不會失敗兩次!”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坐在御駕馬車中,雙腳翹起,悠閒地注視著面前的隨身金幕。

  “恆兒啊,你覺得接下來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劉恆坐姿端正,注視著面前的金幕,認真地思考了一會之後才開口道:

  “乾隆皇帝過於自大了,這極有可能會讓大清遭遇第二次的失敗。”

  劉邦笑呵呵地點頭:

  “你說的沒錯,朕也是這麼想的。”

  “呵呵,都已經輸了一次,竟然還這麼看不起人?”

  “哼,就算是朕,只要輸了一次,那第二次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呢。”

  劉恆聞言,心中頓時浮現諸多念頭。

  在和項羽初次彭城交戰失利後,劉邦立刻就改變戰術,直到楚漢爭霸結束,都沒有再和項羽進行過第二次的野戰。

  白登之戰被冒頓單于包圍了一次之後,劉邦果斷選擇了和親,從此和匈奴之間維持了長時間的和平。

  若非金幕的出現給大漢帶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火藥和火槍的出現更是讓大漢如虎添翼,劉邦這輩子恐怕都不會主動和匈奴進行第二次的交戰了。

  想到這裡,劉恆心中突然有了明悟。

  自家這位父皇,看似吊兒郎當非常不靠譜。

  但在父皇的心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是完全明明白白。

  如果真有人以為父皇依舊還是那個沛縣遊俠頭子,那這樣的人便是真正的蠢材!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搖了搖頭,頗為不解。

  “這個乾隆皇帝,怎麼會如此驕傲自滿呢?”

  楊勇也感到奇怪:

  “第一次清緬戰爭規模雖小,但緬軍在山林之間出色的戰鬥力和武器上的優勢,應該能引起大清朝廷的重視才對啊。”

  “若是兒臣的話,怎麼也得增派其他地方的精銳兵馬,再以得力大將出徵緬甸,確保戰爭勝利。”

  隋文帝嗯了一聲,平靜道:

  “畢竟是能列入敗家子皇帝盤點的人,犯錯誤實屬正常,不犯錯誤反而奇怪了。”

  “嗯,也不排除還有其他的隱情,且看下去就是了。”

  【在第一次清緬戰爭的失敗過程中,雲貴總督劉藻以及雲南將軍、官員們為了掩蓋自身無能導致失敗的結果,不斷地向朝廷發去各種“捷報”,掩蓋了雲南綠營兵戰力不足,火器落後等諸多缺點。】

  【乾隆皇帝真正得知的敗仗,只有因為參將何瓊詔身死而無法掩蓋的那一場,其餘雲南方面發來的全是捷報。】

  【這讓平定準噶爾後自信心爆棚的乾隆皇帝認為,何瓊詔的死只是因為雲貴總督劉藻貪功冒進瞎指揮所導致,只要更換一名比劉藻更有才能的邊疆大吏,自然就能平定緬甸。】

  【對於乾隆皇帝的心思,久在乾隆皇帝身前侍奉,出身漢八旗的新任雲貴總督楊應琚自然心知肚明。】

  【故而在抵達雲南之後,楊應琚很快就調集了整個雲南總計一萬多綠營兵,準備一舉擊潰緬甸貢榜王朝。】

  【客觀而言,此時的戰爭局勢對大清是非常有利的。】

  【緬甸貢榜王朝在第一次清緬戰爭勝利之後自信心爆棚,緬甸王“白象王”孟駁當年調集主力,大舉進攻鄰國暹羅。】

  【楊應琚指揮雲南綠營兵開啟第二次清緬戰爭的時候,緬甸的主力大軍正在圍攻暹羅國首都阿瑜陀耶城,在清緬邊境只有少數軍隊駐防。】

  【清軍異常順利地收復了之前被緬甸佔領的所有地方,並乘勢攻入了緬甸境內。】

  【蠻暮、蠻莫、木邦三大土司紛紛歸降,其中蠻莫土司的歸降讓清軍獲得了一個地理上極其重要的據點——新街。】

  【從新街順流而下,僅僅需要四五天的時間就能抵達緬甸貢榜王朝的首都阿瓦城,佔領了此地就相當於扼住了緬甸的咽喉。】

  金幕之中,出現了一個在歷朝歷代華夏皇帝眼中“奇裝異服”,頭戴王冠的緬甸男子,他就是緬甸王孟駁。

  孟駁的表情極為陰沉,用緬甸語嘰裡呱啦地說了一通。

  這當然沒人能聽懂,但有字幕翻譯。

  “新街絕對不能丟,莽聶渺遮,本王給你一萬兵馬,你立刻領兵北上,將新街收復!”

  一名身材在中原人看來普普通通,但卻比頭戴王冠的孟駁還高的緬甸男子站了出來,高聲道:

  “請大王放心,我一定收復新街,消滅這些該死的清軍!”

  孟駁點了點頭,沉聲道:

  “新街若是收不回來,那本王別說是滅亡暹羅了,怕是連自己的都城都保不住。”

  “莽聶渺遮,大緬甸帝國的命運就在你的手中,你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緬甸王孟駁傾其所有,把手裡能給的全部兵馬統統交到了莽聶渺遮手中,讓這位大將領兵去收復關係到新生緬甸貢榜王朝生死的重鎮新街。】

  【而此時,新街之中的清軍守兵則由騰躍副將趙弘榜率領,總數是——五百人。】

  看到這裡,大漢世界之中,正躺在御駕上優哉遊哉喝水的劉邦,一口水直接噴了出來。

  “什麼,只有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