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371章 八皇子進進出出,胤禛氣瘋了

  他真想一拳打碎這個可恨的金幕!

  就在此時,康熙的聲音從弘曆身後響起。

  “弘曆,你坐下來,繼續和朕看。”

  弘曆戰戰兢兢地坐了下來,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臉頰。

  這幾巴掌,是真疼啊。

  康熙表情平靜,用回放以及倍速快進功能,將剛剛的那一段重新在弘曆的面前播放了一遍。

  弘曆看著看著,臉色漸漸變得蒼白了起來。

  夜色不知何時已然變深,大殿之外傳來了不知是烏鴉還是貓頭鷹的鳴叫聲,讓大殿之中的氣氛更顯得僻靜,只有金幕的聲音在迴盪著。

  終於,弘曆看完了之前的回放。

  “有什麼感想?”康熙淡淡地開口。

  弘曆表情蒼白,對著康熙道:

  “孫臣,孫臣錯了。”

  康熙面無表情地開口:

  “錯在何處?”

  弘曆道:

  “錯在不該想著超越皇爺爺和爹,您二位就是大清歷史上最出色的皇帝,孫臣只需要追隨您二位的腳步即可。”

  康熙平淡地開口:

  “胡說八道。”

  弘曆的臉一下子就漲紅了。

  康熙看著弘曆,嘆息一聲。

  “你父親對你的管教,確實是太過嚴厲了一些。”

  “所以你長大之後才會如此的叛逆。”

  弘曆愣了一下,沒有開口說話。

  胤禛確實是一個非常嚴厲的父親。

  胤禛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也都很叛逆。

  他們並不敢在表面上違背胤禛的話,但卻用行動展現出來。

  弘曆年紀相近的幾個兄弟,大部分都沉迷於各種愛好或者女人之中,並不像胤禛那樣沉迷於國事。

  真正想要爭奪皇位的,其實只有弘曆和兄長弘時。

  而弘時也因為過於關注皇位,緊張之下經常犯錯。

  康熙九子奪嫡,胤禛靠優秀上位。

  而胤禛的兒子奪嫡,弘曆而是靠著其他兄弟的失誤上位。

  就好像考試,別的皇子都是90,90多分,而胤禛是100分。

  而弘曆的試卷只有80分,但其他兄弟的試卷都是60,70分。

  康熙深深地嘆息了一聲。

  “寬仁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嚴厲和打壓只能讓孩子無所適從,變得一代不如一代。”

  “這個道理,你爹確實不懂。”

  嚴厲教育的結果,只會讓孩子自卑。

  自卑會讓孩子演化出兩種長大的可能性,一種是越發自卑後導致的懦弱,一種則是破而後立,從極度的自卑變成極度的自負。

  金幕之中的乾隆皇帝,正是第二種,從極度的自卑變成了極度的自負。

  無論任何性格都有可取之處,懦弱也可以被稱為謹慎,自負也可以看做自信。

  但極端的性格,從來就不是一件好事。

  康熙看著弘曆,語氣平緩:

  “你是不是害怕,因為你在金幕之中的表現,朕會廢黜你爹的太子之位。”

  弘曆下意識地想要搖頭,但又突然福至心靈,選擇了點頭。”

  康熙露出了一絲微笑。

  “其實不會。你是你,你父親是你父親。”

  “他做的不好,朕會廢他。”

  “但你是他的兒子,你做得不好,應該是他來廢你,而不是朕來越俎代庖。”

  弘曆聞言不由鬆了一口氣,但馬上表情就又變得古怪起來。

  康熙這話確實是能讓胤禛安心,但可不能讓弘曆安心啊!

  康熙站了起來,拍了拍弘曆的肩膀。

  “走吧,時候也不早了,朕該回宮安歇了。”

  弘曆趕忙應了一聲,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康熙,在一群太監宮人的簇擁下,離開了乾清宮大殿。

  黑暗籠罩了這座大殿,但要不了幾個時辰,等到天邊晨曦微露,黎明的曙光初現,這裡又將再一次變得熱鬧起來。

  過去的許多年一直如此,將來的很多年也同樣如是。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納捐制度的常態化和擴大話,讓乾隆朝成為了大清建國之後最為貪腐的時代。】

  【地方上,由於百姓的生活過於困苦,像天地會、牛頭會、合義會、觀音會、洪蓮會等秘密組織開始如雨後春筍興起。】

  【這些會社,有些以信仰的名義吸納信徒,大部分則打出了“反清復明”的口號。】

  【在對現實不滿的情況下,這些會社得到了大量底層民眾的加入,即便清廷多次對這些秘密會社進行剿殺,但在民眾的支持下他們依舊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最終,他們之中的一支“拜上帝會”在廣西金田村發動了起義,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徹底消滅了清朝在長江以南的統治根基,讓湘軍、淮軍先後崛起,奠定了後來“東南互保”的基礎,最終導致了清朝的滅亡。】

  【但當時的乾隆皇帝顯然並不能預見到一百多年後的事情,他依舊還在為了自己開創的大清宏圖霸業而感到沾沾自喜。】

  畫面中,乾隆皇帝站在一處江南園林裡,看著面前的繁花盛景。

  花香陣陣,清風拂來,許多花瓣被吹起,霎是好看。

  乾隆皇帝不由詩性大發,當即張口吟誦道:

  “一朵兩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

  到了這裡,乾隆皇帝突然卡住了。

  若是接著說“十二朵十三朵十四朵,”那就是九個字,不符合七絕詩的要求。

  若是接著說“十二十三十四朵”,又少了兩個朵字,依舊不合。

  就在此時,一旁跟在身邊的紀昀趕忙道:

  “飛入草叢都不見!”

  同樣也在乾隆身後的和珅哼了一聲,道:

  “紀昀,你這續的是什麼?沒有朵也沒有數字,簡直就是狗屁不通。”

  紀昀赧然一笑,彎腰如蝦米,對著乾隆恭敬道:

  “臣一時興起狗尾續貂,讓陛下見笑了。”

  乾隆哈哈大笑,擺了擺手。

  “紀昀啊,這個作詩的水平,你還是得好好練練才行。”

  紀昀直起身來,陪笑道:

  “陛下乃是大清最負盛名的詩人,作詩上萬首,首首都是經典傳世之作,臣這點水平在陛下面前確實是貽笑大方,關公門前耍大刀了。”

  說完,乾隆皇帝繼續向前走去。

  至於想不出來的那最後一句,在紀昀的插科打諢之後,自然無需提起。

  畫面一轉,還是在同一處府邸之中,一名大臣畢恭畢敬地彎腰,從懷中拿出了一疊銀票。

  “大人,這是下官的一點小小心意,共計二十萬兩銀票,還請大人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