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382章 寬仁,康熙的帝王之道。金幕第二次評比正式開始

  “朕要讓所有的吳三桂、李自成都和大清成為利益共同體,這樣他們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反對大清的理由。”

  弘曆有些疑惑地開口:

  “可是,大清已經有科舉了啊,皇爺爺。”

  科舉制度的本身,就是挑選國內真正的精英加入到統治階層之中,分享權力。

  這漢八旗的擴招,豈不是多此一舉?

  康熙瞪了一眼弘曆,道:

  “愚蠢!你都已經看完了這麼多部盤點視頻,難道還不明白一個道理嗎?”

  “這天下,並不是只有讀書人的精英才能算做精英,商賈、工廠主、術士……”

  “無論是誰,只要他的才能對大清的統治有益,對大清的發展有益,他就可以加入到漢八旗之中!”

  弘曆依舊一臉懵懂。

  對於少年的他來說,還有很多道理是他難以理解的,這是閱歷的限制。

  但胤禛卻明白了過來,開口道:

  “父皇的意思,莫非是讓八旗成為那……英吉利的下議院?”

  康熙撫須而笑,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胤禛,你悟了。”

  “沒錯,朕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八旗成為咱們大清的議員,讓那些有能力的商賈、工廠主們也能發出自己的聲音,也能在大清的未來擁有一席之地!”

  “啊?”弘曆越發的傻眼了。

  士農工商,這是華夏千百年來不變的規矩。

  皇爺爺竟然要打破這個規矩?

  竟然要讓士人和工人、商人分享權力?

  這這這……

  弘曆的腦海之中一片混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胤禛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又繼續開口:

  “父皇真要借鑑英吉利嗎?”

  康熙摸著鬍鬚,悠然開口:

  “咱們愛新覺羅一路起家至今,借鑑的地方還少了?”

  “打仗的戰術,借鑑的是大明和蒙古人的。”

  “治國的藝術,借鑑的是歷代華夏王朝的。”

  “既然能借鑑古人,當然也就能借鑑未來的人!”

  “那英吉利王國能成為後世的強悍帝國,足以證明其制度中有值得大清借鑑之處。”

  “朕借鑑英吉利,又有何不可?”

  弘曆腦海之中一片混亂,忍不住開口道:

  “皇爺爺,可英吉利是西洋蠻夷啊。”

  康熙看了一眼弘曆,饒是老皇帝的性情溫和,此刻也忍不住有了一種想要打人的衝動。

  孺子不可教也!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按捺著脾氣緩緩開口:

  “朕剛剛已經說過了,最重要的是結果,不是過程,更不是表面那些子虛烏有,沒有任何好處的噱頭!”

  “只要能讓大清強大起來,別說是西洋蠻夷了,就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其他異類,朕也一樣能借鑑!”

  康熙加重了語氣。

  “記住,皇帝只需要看結果!”

  “成了事,一切就是名正言順。”

  “成不了,那就改弦更張,換一條路再來!”

  胤禛瞪了一眼弘曆,厲聲道:

  “你這臭小子,好好聽著皇阿瑪的話,不要在那裡多嘴多舌!”

  胤禛對弘曆此刻心中大為不滿。

  這個小子,平日裡還算乖巧。

  怎麼今天就這麼多話?

  話多也就算了,每一句都實打實的踩在了雷點上。

  若不是康熙在這裡,胤禛此刻肯定幾巴掌扇到弘曆的臉上去了。

  康熙皺起眉頭,看了一眼胤禛。

  “朕剛剛說什麼來著?對孩子,要足夠寬仁!”

  胤禛心不服口服地應了一聲。

  “兒臣知道了,皇阿瑪。”

  康熙看著胤禛的模樣,搖了搖頭,也懶得去理會。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了。

  再怎麼教,也沒辦法去改變。

  小時候,父母用語言就能教育孩子。

  長大了,只有事情才能教育孩子。

  只有在挫折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才能教育一個成年人,讓他痛苦的改變自己,選擇另外一條道路。

  康熙長出一口氣,擺了擺手。

  “今天就說到這裡吧,朕也累了,你們都下去吧。”

  “記住朕說的話,明天你們再進宮來,和朕一起看看這金幕之中的盤點和評分。”

  胤禛和弘曆父子不敢怠慢,請安之後退了下去。

  寢殿之中,只剩下老皇帝一個人。

  康熙站起來,又一次來到了窗邊,久久地注視著天上的明月。

  這位驕傲的大清皇帝,臉上帶著幾分憂愁,即便是再皎潔的月光,也照不穿,化不透。

  許久之後,又是一聲嘆息。

  “寬仁啊……”

  胤禛帶著弘曆離開寢宮,一路上表情都非常嚴肅。

  他獨自在前面走著,弘曆跟隨在後,亦步亦趨。

  突然,弘曆停下腳步,乾笑道:

  “阿瑪,孩兒到地方了。”

  弘曆如今已經被康熙接到了皇宮之中親自教導,他的住所就在康熙寢殿的旁邊不遠處。

  胤禛嗯了一聲,停下腳步,轉頭看著這個兒子。

  在燈籠的照耀下,胤禛的臉龐忽明忽暗,讓人看不清他內心中的真正想法。

  弘曆心中有些慌張,忙道:

  “阿瑪,孩兒今天表現不好,今後一定會好好努力的。”

  胤禛的臉色突然變得柔和不少,輕聲道:

  “皇阿瑪說得沒有錯,我之前確實是對你過於嚴厲了。”

  “從今往後,你好好聽皇阿瑪的教導,做一個像皇阿瑪一樣寬仁的皇帝。”

  弘曆啥也不敢說,連連點頭稱是。

  胤禛欲言又止,拍了拍弘曆的肩膀,快步離開。

  ……

  太陽又一次升起,歷朝歷代的皇帝紛紛召集了文武百官來到大殿。

  今日,就是金幕中第二次歷朝歷代評分的日子。

  這評分,可是關係到每一個朝代的顏面。

  顏面這個詞聽起來有些虛無縹緲,但若是換成“歷史評價”,那就更加淺顯易懂了。

  說白了,就是讓後人用來作為吹牛逼時候的參考。

  “我跟你講,大漢是最牛逼的朝代,你不服不行。”

  “大漢算什麼?大唐最牛逼,李世民歷史評分有98,你大漢的漢武帝才96分,大唐最高!”

  ……

  故而,所有皇帝們對這個都非常重視。

  大臣們當然也一樣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