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390章 畫風不對的大宋,讓人震驚的大明!

  密密麻麻的貴族俘虜,跪在大殿中。

  在他們面前,一名大宋將軍正在高聲宣讀著旨意。

  “小小交趾,何以抗拒天兵,自立王朝!”

  “交趾李氏亂黨,族誅!”

  “餘者若是願降,既往不咎!”

  旨意宣讀之後,在場的一群人臉色大變,正是之前脫離華夏,建立越南第一個王朝的李氏“皇族”。

  他們立刻被宋軍拖走。

  很快,殿外就傳來了砰砰的打靶聲。

  剩餘的人臉色如土,朝著面前的大宋將軍連連跪拜。

  “我等千百年來皆是華夏子孫,今後亦如是!”

  看到這裡,朱元璋心中一動,沉吟片刻之後,發了一條彈幕。

  【明太祖朱元璋:各位,你們發現了嗎?金幕其實是有偏好的。】

  一條彈幕幾乎是秒回。

  【漢高祖劉邦:什麼偏好?】

  【明太祖朱元璋:朕發現,金幕不喜歡那種對外戰爭失敗的王朝,會大力抨擊,反之則一定會褒獎。這或許是提升金幕評分的一大秘訣。】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看到這條彈幕之後,心中都是一動。

  漢武帝捏著下巴,緩緩點頭。

  “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不然朕的大漢也未必就能九十二分。”

  漢武帝內心之中很清楚,自己的大漢,關鍵還是在於武功。

  權術方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憑藉儒法合流形成的士族,成功削弱了漢初勳貴集團和大漢諸侯王,不可謂不精彩。

  但問題是,金幕的評分沒有把權術算在裡面!

  至於文治,除了把儒家思想提升到最高,整體的治國水平,漢武帝就比較一般。

  若不是金幕及時出現,窮兵黷武的漢武帝就要把大漢國庫搞到破產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深以為然。

  “朕早就看出來了,果然朱元璋和朕的想法是一樣的。”

  太子楊勇心中一動,道:

  “父皇為何不告知其他王朝的皇帝?”

  隋文帝瞪了楊勇一眼,道:

  “告訴他們的話,他們的分數不就壓過大隋了嗎?”

  “再說了,連這點東西都看不出來,這皇帝也英明不到哪去。”

  楊勇啞然片刻,又覺得很有道理。

  “那朱元璋之所以說了,莫非是……”

  隋文帝微微一笑,道:

  “他上次都已經拿過第一了,大明的歷史影響力已經無可置疑。”

  “而且他現在說出來,其他皇帝明白了,也要到第三次評比才能看出效果,那時候朱元璋恐怕都已經老死了。”

  “他呀,就是順水推舟,做個人情給歷代皇帝呢。”

  楊勇吃了一驚,道:

  “這朱元璋竟然如此深思熟慮?”

  隋文帝哈哈一笑。

  “那是自然,不然人家怎麼可能從布衣之身,逆襲成為華夏的千古四帝之一呢?”

  “秦皇漢武,還有朕那個小侄孫世民,都是天生貴胄。”

  “能像朱元璋這般的人,朕看啊,華夏五千年怕也就一個了。”

  楊勇沉默片刻,突然開口道:

  “兒臣總覺得,不止一個。”

  “朱元璋是在南宋滅亡,蒙元異族殘酷統治,壓榨華夏的情況下崛起的。”

  “或許,在歷史上的大清王朝晚期,也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崛起,像朱元璋一樣拯救華夏,重建一個更強大的華夏王朝!”

  隋文帝心中一動,深深地看了楊勇一眼。

  “但願如此吧。”

  金幕中,一幅大宋疆域圖出現。

  隨後,大宋的評分緩緩浮現。

  【大宋王朝,在位皇帝趙匡胤。】

  【開疆拓土十三分,商業發展二十分,軍隊實力十三分,教化異族十四分,發展科舉二十分。】

  【總分:八十分。】

  看到這裡,趙匡胤頓時哼了一聲。

  “才八十分?朕不太喜歡這個分數。”

  趙普眼珠子一轉,忙道:

  “陛下,咱們大宋上一次才六十分,這一次八十分可是足足多了二十分,乃是歷朝歷代之首!”

  趙匡胤身體一震,臉上笑容肉眼可見的增多了。

  “對啊,朕可是最進步的,哈哈哈!”

  【宋太祖趙匡胤:各位,我宣佈我是進步最大的華夏曆代王朝,進步了二十分,拿下了進步獎第一名!】

  這條彈幕發完,趙匡胤得意洋洋,下巴抬起,等待著金幕中其他皇帝們的驚歎。

  幾秒後,一條彈幕飄出。

  【吳大帝孫權:看你不知道和你說一下,朕上一次二十三分,這一次七十一分。你是進步獎第一,朕是什麼?】

  趙匡胤的臉頓時漲紅。

  【漢高祖劉邦:哈哈哈哈,小趙啊,你挺幽默,朕喜歡!】

  【秦始皇嬴政:不行啊小趙,你心裡怎麼沒點數?】

  【光武帝劉秀:沉迷賺錢,沒關注其他王朝?】

  【昭烈帝劉備:可能就是單純的健忘吧。】

  【明太祖朱元璋:大慫皇帝是這樣的,大家習慣就好。】

  趙匡胤的臉越來越紅,頭頂似乎有黑煙冒出。

  終於,他憤怒地一拍桌子,喝道:

  “趙普,你這蠢材,讓朕丟了多大一個人!”

  趙普目瞪口呆,噗通一聲跪下,瑟瑟發抖。

  “陛下,臣有罪!”

  大宋王朝的評分盤點,就在這鬧哄哄的氣氛中結束了。

  金幕之中又浮現出一行字樣。

  【由於大元、大清王朝乃是第三批加入,國內變革尚不明顯,暫時不參與本次評分。】

  【接下來是最後一個王朝,大明王朝。】

  畫面中,宏偉的南京城出現。

  這座南京城和孫權東吳的建康城相比,明顯更加宏偉、繁華。

  如同一尊頂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長江南岸,注視著滔滔東流的長江注入大海。

  一支龐大的艦隊,逆流而上,緩緩靠岸。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看著這些船隻,不由動容。

  “好大的船!”

  “朕還真沒見過如此巨大的船隻!”

  “這船竟然比大唐最大的樓船還要大兩號!”

  在眾人的驚歎聲中,一名將軍昂首挺胸,從船上走下。

  【大明南海艦隊大統領,鄭和。】

  只見鄭和一揮手,一個個大箱子從船上搬了下來。

  這些箱子之中,滿載著香料、糖、珠寶玉石、黃金白銀等等,琳琅滿目。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頓時又有些驚訝。

  “好多!”

  “這一艘船都如此之多了,整個艦隊得多少?”

  “看起來至少二十艘大船,碼頭都裝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