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392章 《工業革命》兌換狂潮,王莽初登場

  太陽漸漸偏西,王莽蹲在瘦弱男子的旁邊,懷中抱著襁褓,時不時逗弄一下,讓襁褓中傳出陣陣笑聲。

  瘦弱男子吃飽後終於恢復了力氣,對著王莽千恩萬謝。

  王莽將身上所有的乾糧都給了瘦弱男子,想了想,又隱秘地塞給男子一小袋銅錢。

  “好好照顧孩子,我也只能做這麼多了。”

  瘦弱男子千恩萬謝,朝著王莽磕了幾個頭,抱著襁褓消失在了夜色中。

  王莽靜靜地看著男子離去,嘆了一口氣。

  身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巨君,這流民如此之多,你救這對父子,有何意義?”

  王莽轉過頭來,看到面前一名穿著華麗衣物,渾身散發著酒氣的年輕男子。

  【漢朝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秉政、陽平侯王鳳之子,王襄。】

  王莽恭敬朝著王襄行禮,道:

  “大兄,巨君之能確實只能救一人。”

  “若是大兄能說服伯父和叔父他們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便是載入史冊的無上功德了。”

  王襄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巨君,你莫不是讀書讀傻了?”

  “這天下是劉氏的天下,黔首百姓也是劉氏的黔首百姓。”

  “我王氏憑什麼散盡家財,幫劉氏賑濟災民?這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

  說著,王襄表情冷下來,盯著王莽道:

  “看在你是我堂兄弟的情分上,我便提醒你一句,不要在各位長輩面前提及此事。”

  “若你不信,儘管去試試,除了被臭罵一頓之外,沒有任何結果。”

  王莽默然片刻,恭敬道:

  “大兄教訓得是,巨君受教了。”

  王襄見王莽這般恭順模樣,便笑了起來。

  “算你識趣。對了,你這衣裳也過於樸素了,給別人看到,還以為大漢第一高門王氏子弟竟然連一套像樣的行頭都沒有,敗了我王氏的臉面。”

  “等會我便讓人送十套絲綢袍子給你,你這套破舊儒衫可以扔了。”

  王莽搖了搖頭,恭敬道:

  “大兄,巨君得恩師教授聖賢書,謹記克己守禮之道,這奢靡享受之事和巨君無關。”

  “巨君謝過大兄好意,但這些絲綢衣衫就不必了。”

  王襄嘖了一聲。

  “不識抬舉!”

  說完,王襄拂袖而去,只留下空氣中的陣陣酒意。

  王莽躬身道:

  “恭送大兄。”

  等王襄離開後,王莽沒有什麼表情,也從側門走入王家大宅之中。

  一路經過正堂附近,聽到裡面傳來的陣陣呼喝聲。

  “來來,喝酒!”

  “哎呀,這次划拳小弟贏了,這五名美貌婢女小弟就笑納了。”

  “孃的,今日手氣不好,我要加註,五千兩白銀再來一次!”

  王莽微微駐足,看向大堂。

  大堂中,歌聲悠揚。

  幾名美貌舞女身著輕紗,翩翩起舞。

  兩旁的座位上,幾十名王氏子弟飲酒划拳,醜態百出。

  王莽回想起剛剛聚集在大門之外的那些受災流民,微不可覺地嘆了一口氣。

  “齊家,治國,平天下……”

  他不再遲疑,快步向前。

  很快,王莽走入了王家大宅一座偏僻小院之中。

  在這座小院之中,一名年輕的婦人頭上插著髮釵,正監督著一名男童。

  男童手裡捧著一份竹簡,抑揚頓挫地念著:

  “倉頡作書,以教後嗣。幼子承詔,謹慎敬戒。勉力諷誦,晝夜勿置。苟務成史,計會辯治……”

  看到王莽走進來之後,婦人趕忙起身,笑道:

  “二弟,你回來了。”

  男童也起身行禮:

  “光見過二叔。”

  王莽笑了笑,道:

  “嫂嫂辛苦了,讓弟來教導光兒便是。”

  等嫂子起身後,王莽坐在了男童王永的對面,溫和道:

  “永兒,你可知這倉頡篇的含義?”

  王永搖頭。

  王莽嗯了一聲,道:

  “叔父教你。”

  說著,王莽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

  “首先是‘倉頡”二字……”

  又過一會,王莽結束了教導,走入屋裡。

  在屋中,一名正在織布的老婦人抬起頭來,笑道:

  “巨君,你回來了。”

  【王莽之母,趙氏。】

  王莽恭恭敬敬地朝著趙氏行禮,這才坐了下來,道:

  “回孃親的話,剛剛出去看了一下那些流民,略盡了自己一點綿薄之力。”

  聽著王莽的訴說,趙氏也是嘆了一口氣:

  “自從宣帝故去之後,大漢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才幾十年的時間,天災不斷,流民四起。”

  “這世道喲,比起武帝老邁的那段時間還不如呢。”

  王莽忙道:

  “孃親放心,不是還有伯父和叔父他們嗎?”

  趙氏默然片刻,欲言又止。

  “唉,他們……”

  “巨君啊,你好好讀書,將來做出一番事業,切莫讓天下人覺得我王氏只能靠你姑母的裙帶上位。”

  “你要對得起你死去父親和兄長的厚望!”

  王莽恭敬道:

  “孩兒謹記孃親教誨。”

  和趙氏說了一會話,王莽回到自己的屋中,點燃燈火,翻開面前的竹簡。

  “……我王氏,祖上出自周天子分封之陳國,後陳完先祖入齊,改氏為田。”

  “田氏代齊,至我八世祖田建而亡。”

  “田建有子為七世祖田生,田生有子為六世祖田安。”

  “至五世祖時,因避大漢內亂之禍,改田氏為王氏,五世祖名王始。”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字跡到這裡就結束了。

  王莽沉吟片刻,提筆繼續寫道:

  “……祖父陽平侯王禁,生女王政君,我姑母也。”

  “姑母王政君以家人子入東宮為太子妃,後成帝繼位,得封大漢皇后。”

  “成帝薨,當今陛下繼位,姑母王政君為當朝太后。”

  “我王氏以外戚之族而發跡,一門五侯,顯赫一時。”

  “然我父兄早亡,王氏雖貴,王莽不貴也。”

  寫到這裡,王莽又沉默了許久,繼續提筆寫道:

  “我當克己守禮,通曉孔孟聖賢道理,不復父母兄長之託。”

  “大漢朝綱混亂,黔首百姓不得安寧。”

  “我王莽,當潛心治學,明理,齊家,治國,平天下!”

  看到這裡,東漢世界之中,劉秀髮出了一聲毫不掩飾的嗤笑。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