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15章 王莽改革,劉邦笑了,劉秀大難臨頭

  “只需將這一支王氏分支處置即可,不但能顯出陛下對大漢叛徒的嚴厲,也可顯出陛下對其餘王姓之人的寬仁。”

  “想來天下百姓得知此事,定會更加稱頌陛下的賞罰分明!”

  漢武帝看著衛青,微微皺眉。

  “衛青啊,你一個打仗的,摻和這種事情做什麼?”

  衛青默然不語,眼角的餘光卻已經掃向某個角落。

  果然,太子劉據也站了起來,恭敬道:

  “父皇,兒臣以為平陽侯之言有理,還請父皇三思!”

  衛青心中嘆息。

  若不是早知道以太子的秉性一定會求情,衛青又怎麼會搶在劉據面前開口?

  劉據的母親可是衛青的親姐姐衛子夫,衛青之所以能從一個養馬的奴隸變成如今的大漢平陽侯都是因為這個姐姐。

  別人能不管劉據,但衛青是必須要死保的。

  與其讓劉據開口引來漢武帝的反感,不如衛青主動開口,把漢武帝的怒氣吸引過來。

  漢武帝沉默片刻,緩緩開口。

  “那就依照平陽侯衛青所言,進行處置吧。”

  群臣鬆了一口氣,齊聲開口。

  “陛下英明!”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王莽稱帝之後,立太子就成為了首要事項。】

  【王莽總計生了四個兒子,長子王宇死於反對王莽篡位,次子王獲因殺奴案被王莽逼迫上吊自殺,只剩下三子王安和四子王臨在世。】

  【王安才能不足,性子輕忽,不被王莽所喜。】

  【四子王臨成為新朝第一任皇太子。】

  【西漢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劉嬰,則被王莽封為定安公。】

  畫面中,一群大臣跪在王莽面前,聽著宦官高聲宣讀旨意。

  “……封王舜為太師,安新公;平晏為太傅,就新公;劉歆為國師,嘉新公;甄邯為大司馬,承新公;王尋為大司徒,章新公;王邑為大司空,隆新公……”

  “改明光宮為定安宮,著為定安公劉嬰居所。安定宮中任何人不得私自與定安公交談,違者處死。”

  金幕面前的歷朝歷代皇帝們看著這一幕,都比較淡定。

  改朝換代,大封群臣,屬於每一個朝代新建時常用的手段,不足為奇。

  但接下來金幕之中播放的畫面,就讓金幕面前歷朝歷代的君臣們繃不住了。

  宦官念完封賞旨意之後,又拿出了另外一份長長的旨意,誦讀道:

  “歲星司肅,熒惑司哲,辰星司謀,考星以漏。”

  “國朝新立,當辭舊迎新。復周禮,定新儀。”

  “今,更名大司農曰:羲和。”

  “更名大理寺卿曰:士。”

  “更名太長曰:秩宗。”

  “更名大鴻臚曰:典樂。”

  “更名少府曰:共工。”

  ……

  “改郡太守曰:大尹。”

  “都尉曰:太尉。”

  “縣令、長曰:宰。”

  “御史曰:執法。”

  ……

  “更名百石曰:庶士。”

  “三百石曰:下士。”

  “四百石曰:中士。”

  “五百石曰:命士。”

  “六百石曰:元士。”

  ……

  看著這一連串從金幕之中傳出來的官職、爵位稱號,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一口氣改這麼多?這個王莽,還真是……”

  扶蘇表情頗為古怪,道:

  “父皇您當年一統天下,也並沒有將大秦的官職做如此多的修改吧?”

  秦始皇微微抬起下巴,帶著幾分自得開口道:

  “大秦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朕只需要將大秦制度推行到六國之地便可,何須更改?”

  說起來,秦始皇更改最大的,其實就是“皇帝”這個稱號。

  扶蘇咳嗽一聲,道:

  “這金幕中一口氣說了至少上百個官職和爵位的更改,一下子全部發布出去,天下的臣民能記得住嗎?”

  秦始皇又哼了一聲,道:

  “記得住又如何,對王莽這個新朝而言,是能開疆拓土?還是能聚攏人心?又或者是能發展經濟國力?”

  “玩弄這些命名伎倆,簡直無聊,愚蠢!”

  扶蘇點頭,深以為然。

  改名弄個新氣象,可以理解。

  但這一口氣改幾十上百個名字,那就只能說是離譜。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初時聽著還帶著幾分憤怒,聽著聽著就變成了疑惑,等到最後則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個王莽是怎麼想的,掉書袋掉瘋了?這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名字,真虧他想得出來啊。”

  “儒家的人,是不是腦子都進水了?”

  原本劉邦對儒家就沒有好感,如今看到王莽這篇盤點視頻,越發的沒好感。

  蕭何摸了一下鼻子,也是哭笑不得,道:

  “如此之多的官職爵位一夕之間全部公佈並實施,地方上怎麼可能一下子理順?”

  “除了給天下臣民製造混亂之外,根本就是毫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