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41章 趙匡胤怒斥歷朝皇帝雙標,新盤點主角登場,上來就是內訌

  由於親自參與到嘉靖皇帝遺詔的起草過程,張居正寫隆慶皇帝遺詔的時候也是頗為熟練,筆走龍蛇,很快就寫了一大篇。

  突然,房門砰的一聲,被人強行打開了。

  張居正大吃一驚,手中毛筆猛然一顫,落下墨點在紙上,浸染一片。

  “高、高大人?”

  走進來的,正是內閣首輔高拱!

  高拱盯著張居正,冷笑道:

  “張閣老,你這是在做什麼?”

  張居正吃了一驚,表情侷促。

  “高閣老,我……”

  高拱走到書桌面前,瞄了一眼上面的內容,臉上的冷笑越發明顯。

  “張閣老,你作為內閣次輔竟然想要起草遺詔,這是不把老夫這個內閣首輔放在眼裡啊!”

  張居正滿臉冷汗,連連躬身。

  “高閣老,是下官的錯。那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說的,陛下暗中叮囑他,命我起草遺詔之後再給高閣老過目……”

  高拱直接打斷了張居正的話。

  “不必了!遺詔自然由老夫親筆起草,張閣老你就無需操心了。”

  “至於馮保那個閹人,呵呵。等過些日子,老夫自然會除掉他,張閣老屆時好好看著便是!”

  說完,高拱拿起桌案上那沒有寫完的遺詔,當著張居正的面撕成粉碎。

  張居正臉色鐵青,但卻沒有開口說話。

  金幕中,畫外音和字幕再度出現。

  【從明英宗朱祁鎮起,司禮監和內閣被稱為“內朝”和“外朝”,是大明朝廷的兩大核心機構。】

  【其中,司禮監由於掌握了“批紅”權和玉璽,往往擁有更大的權力,便有了王振這樣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出現。】

  【但無論內朝還是外朝,誰更有權力,終究還是皇帝一言而決。】

  【隆慶皇帝朱載垕還是裕王時,高拱就已經是朱載垕的老師,也是朱載垕得以登基的最大功臣。】

  【有了這份情誼,朱載垕在位期間,高拱大權在握門生故舊遍佈天下,是大明內外朝制度出現後,外朝內閣第一個壓倒了內朝司禮監的大權臣。】

  【高拱憑藉帝師的身份,行事極其霸道,所有朝政大事只有皇帝朱載垕開口時可以商議一二,其他人的意見對高拱而言完全無足輕重。】

  【即便內閣地位僅在高拱之下的次輔張居正,對高拱而言也只不過是一個隨時都能斥退的下屬官吏罷了。】

  【高拱確實是一個能臣,隆慶皇帝時代蒸蒸日上的大明他居功至偉。】

  【但這樣霸道的行事風格必然會引來其他同僚的不滿和內朝司禮監的反撲,隨著無條件信任高拱的隆慶皇帝病重將逝,這種反撲的苗頭也開始出現。】

  【張居正和馮保聯手暗中擬就遺詔,僅僅是一個開始。】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正準備走下馬車的秦始皇輕笑一聲。

  “這個朱翊鈞還真是慘啊,才十歲還沒當上皇帝,自己內閣的三輔臣,哦不,四輔臣之間就爆發瞭如此激烈的內鬥。”

  扶蘇看著面前金幕,沉吟片刻之後道:

  “父皇,兒臣總覺得,這隆慶皇帝的馭人之術有些問題。”

  “高拱行事過於霸道了,難道他就不擔心高拱最終會篡位嗎?”

  秦始皇呵呵一笑,淡然道:

  “高拱沒有任何篡位的機會,他就算想學王莽,成功的概率也是零。”

  “為何?”扶蘇大惑不解。

  秦始皇咳嗽一聲,道:

  “還記得上一部大明視頻的主角朱祁鎮嗎?內閣和司禮監的制衡,確實是非常精妙的。”

  扶蘇聞言心中一動,腦海中立刻飛速回憶起之前看過的盤點視頻內容。

  大明內閣負責的是“票擬”,就是內閣大學士審閱奏章之後,將審批意見寫在一張小票上,附著於奏章上送給司禮監。

  而司禮監負責的是“批紅”,秉筆太監用皇帝的紅筆進行批示。在得到秉筆太監紅筆的批准後,掌印太監再拿出玉璽用印。

  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奏章的整個審批過程,以皇帝的名義頒佈下去。

  秦始皇開口道:

  “朕問你,是票擬重要,還是批紅重要?”

  扶蘇不假思索地開口。

  “當然是批紅重要!”

  票擬,屬於幫皇帝出具審批意見,但這也僅僅是“建議”。

  批紅以及用印,才是真正決定一件事情是否能得到皇帝同意的關鍵!

  沒有硃筆批示和玉璽加蓋,任何一個地方官都不可能僅僅按照內閣的票擬就實行政令的。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若是票擬和批紅權反過來,由司禮監票擬,內閣批紅加蓋玉璽,會發生什麼?”

  扶蘇如夢初醒,開口道:

  “會出現第二個王莽!”

  扶蘇徹底明白了。

  票擬,只是建議。

  而批紅,才是決定!

  皇帝的最高權力是什麼?就是對國家大事的決定權!

  若是把批紅交給了內閣文官,就等於皇帝把國家大事的決定權交給了文官。

  那樣的話,怎麼可能不出第二個霍光?

  但把批紅,也就是決定權交給太監,就不一樣了。

  太監,是沒有後代的,更不可能當皇帝。

  太監,是被文官集團所仇視的。

  太監,是日常居住在宮中,頻繁和皇帝接觸,甚至從小陪著皇帝長大,被皇帝視為“自己人”的。

  所以太監可以分享皇帝的決定權(批紅),但內閣只能擁有建議權(票擬)!

  秦始皇看著恍然大悟的扶蘇,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所以朕說,大明雖然用宦官搞了個內朝,烏煙瘴氣,於禮不合。”

  “但對皇帝而言,這種司禮監和內閣並立的設計確實頗為精妙,能確保無論太監還是內閣都無法全面篡奪皇帝的權力,能讓最昏庸的皇帝也可以藉助司禮監和內閣之間的爭鬥來牢牢掌控權力。”

  “朱瞻基和朱祁鎮這兩父子,治國打仗或許能力平平,但在馭臣之術這方面,確實是有些可取之處的。”

  說話間,秦始皇已經走下馬車。

  面前,是一片湛藍的大海。

  秦始皇看著這片大秦東方的茫茫大海,表情不知不覺間,變得平靜而嚮往。

  這裡是大秦膠東郡最東端的陸地,名叫成山。

  傳說,由此地渡海東往,就能抵達那傳說中的仙人之境。

  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