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43章 高拱被罷,蕭何和呂家爆發激烈衝突,讓人目瞪口呆

  “太后您想,有司禮監咱們這些奴才制衡的高閣老都如此霸道了,若是沒了司禮監,批紅權給了內閣,高閣老得專橫成什麼樣子?”

  “到時候,這個大明還不是高閣老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還能治得了他!”

  兩太后聞言,不由色變。

  過了片刻,李太后揮了揮手,道:

  “馮保,你下去吧。”

  馮保退下之後,李太后看向陳太后,道:

  “姐姐,咱們該怎麼辦?”

  陳太后思索片刻,道:

  “馮保這個奴才平日裡也是有些奸猾的,他的話不可全信。”

  “高先生若是大奸大惡之徒,也不應該幾十年如一日侍奉先皇,在那種危急局面下依舊不離不棄。”

  李太后緩緩點頭,道:

  “但高先生想要收回司禮監的批紅權,這確實萬萬不可。皇帝如今年幼,一旦票擬批紅盡歸高先生的手,那他與霍光、王莽何異?”

  陳太后目光閃動了一下,道:

  “若真遂了高先生的意,恐怕就算高先生對大明忠心耿耿,某些人也想為了個從龍之功,來個黃袍加身了!”

  兩名太后對視一眼,同時點頭。

  “大明的基業,可不能敗在咱們兩人的手裡。”

  “否則將來九泉之下,你我姐妹還有何面目去見歷朝歷代的先帝!”

  一旁朱翊鈞聞言又抬起了頭,似懂非懂地看了一眼兩位孃親。

  李太后瞪了一眼朱翊鈞。

  “皇帝,還不趕緊做功課!”

  朱翊鈞身體顫抖一下,趕忙低頭繼續奮筆疾書。

  直至黃昏日落,完成功課、用過晚膳的朱翊鈞才在諸多太監宮人們的簇擁下,迴歸自己寢殿。

  走在路上,朱翊鈞突然輕聲自語。

  “若用舍予奪,不由朝廷,朕將何以治天下!”

  畫面一轉,已經是大明例行朝會。

  群臣齊聚會極門外,各自湊成小圈子,竊竊私語。

  “今日的朝會氣氛似乎有些不對啊,人這麼多?”

  “那可不?聽說早兩日宮裡兩位太后就發下旨意,內閣、五府、六部等在京之人,務必到場!”

  “高儀高閣老怎麼沒來?他可是三輔臣之一啊。”

  “高儀閣老都重病多日,有半個月沒上朝了,據說也是時日無多。”

  “你們說今天是為了什麼事?”

  “還能為的什麼,自然就是高拱高柱國上奏希望能將批紅權收歸內閣之事。”

  “此事若成,將來總算不用看到那些太監閹人的嘴臉了。”

  “也不好說,陛下年幼,內閣擅權,難道就是好事了?國少主疑啊!”

  張居正和幾名相熟的大臣站在一旁,閒聊著最近的一些事情,表情頗為淡然。

  作為內閣首輔的高拱,卻有些心神不定。

  這一次的朝會突然擴大規模,高拱事先卻並沒有收到任何風聲。

  他也是老政治家了,自然能從中品出幾分不對。

  沉吟片刻,高拱大步走到張居正的面前。

  “張閣老,可否談談?”

  張居正聞言,趕忙和其他幾人道了個不是,跟隨高拱走到一旁。

  高拱看著張居正,正色道:

  “張閣老,待會若是馮保那閹人向老夫發難,還請張閣老念在昔日承諾之誼,助老夫一次。”

  張居正心中,頓時回憶起了一幅畫面。

  兩人其實在翰林院之中就認識了。

  當時高拱是翰林院侍講學士,時不時就能在皇帝面前講經,是領導。

  而張居正是翰林院普通學士,是高拱的下屬。

  兩人在翰林院之中也曾經討論國事,痛陳嘉靖朝的弊病。

  也曾對酒當歌,立下諾言。

  “將來若你我皆入閣,必定守望相助,為大明開創一番新氣象!”

  張居正表情複雜,輕聲點頭。

  “高閣老放心,你我終究是同道中人。”

  高拱這才鬆了一口氣,露出笑容。

  “有張閣老的支持,老夫無所畏懼了!”

  片刻後,會極門打開了。

  群臣收起心思,依照各自次序,魚貫而入。

  在會極門面前的廣場處,這就是皇帝朱翊鈞和兩位太后舉行朝會之地。

  君臣見禮過後,李太后和陳太后對視一眼,隨後朝著身邊的太監王榛點了點頭。

  王榛立刻手捧一份聖旨,對著走到群臣面前。

  “今有兩位太后、陛下旨意,群臣聽旨!”

  群臣聞言,都是一驚。

  還沒議事呢,旨意都已經寫好了。

  這是要出大事啊!

  但此刻旨意不明,自然也不會有人敢開口說什麼。

  包括高拱在內,群臣都是肅然聽旨。

  王榛高聲宣讀:

  “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專。”

  “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

  “高拱著回籍閒住,不許停留!”(聖旨原文)

  這份旨意不過短短三句話,卻如晴天霹靂,於在場文武百官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轉向高拱。

  高拱臉色唰一下變得慘白,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臣、臣……領旨!”

  李太后和陳太后又對視一眼,同時起身。

  “今日朝會到此結束,群臣各自散去!”

  小皇帝朱翊鈞隨即起身,深深地看了一眼高拱,然後跟隨兩位母后登上車駕離開。

  馮保同樣看了一眼高拱,嘴角明顯扯動了一下,隨後低頭緊隨離開。

  廣場上,寂靜無聲。

  所有人都沒想到,掌權數年,幾個月前皇帝繼位時還被認定為首席輔佐大臣,加封柱國,風頭一時無兩的高拱,竟然就這樣被免去所有職務,驅逐回老家!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開始悄然散去。

  高拱依舊五體投地,身體不停顫抖,沒有人能看見他的表情。

  突然,一隻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溫聲道:

  “高閣老,太后和陛下都走了。”

  來人正是張居正。

  張居正用力,將高拱扶起,柔聲寬慰。

  “高閣老,事已至此,何妨先回老家,等待時機?”

  “待時移世易,或許也並非沒有東山再起之可能。”

  這句話似乎激勵了高拱,總算是讓他稍微有了一些精神。

  在張居正的攙扶下,高拱慢慢離開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