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48章 康熙三訓胤禛教子,張居正丈量個土地直接把朱元璋整神

  這種地方能多五十萬畝土地,確實讓人驚訝。

  李太后問道:

  “這一萬多畝怎麼多出來的?”

  張居正笑了笑,道:

  “不瞞太后,一部分是被清查出來由世家大族貪墨的老百姓土地,另外一部分是福建各級官員在考成法的激勵下通過各種方式查出來的。”

  李太后作為平民出身的女子,對底層的土地兼併自然也有所瞭解,聞言點了點頭。

  隨後她又道:

  “既然福建都能查出這麼多土地,那若是來一個全國清查,豈不是還能多出上百萬,不,幾千萬畝?”

  說話時,李太后聲音中帶著激動。

  這些清查出來的土地,可都是要給國家上交稅賦的!

  一下子多出幾百上千萬畝土地的稅賦,對大明國庫來說那真是一大筆錢了。

  張居正笑道:

  “太后有所不知,有了福建的例子在前,其他省份的世家大族應該都會有所準備。”

  頓了頓,張居正又道:

  “但臣以為,土地他們再怎麼藏也是藏不了的,全國性的清查至少能查出三千萬畝以上。”

  李太后聞言,嬌軀一震,說話的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三千萬畝,張閣老你不是開玩笑吧?”

  張居正呵呵一笑,自信滿滿地開口。

  “若是在萬曆元年,太后讓臣去查,恐怕全國只能查出一兩百萬畝。”

  “但明年已經是萬曆八年,考成法也整整推行了七年時間。”

  “大明在各地已經擁有了足夠數量的官員作為中堅,去破除那些地方上的士紳大族們各種隱匿額田,偷稅漏稅的行為。”

  “至於朝廷這邊的反對聲,可以讓六科給事中進行彈劾,冥頑不靈者便請東廠和錦衣衛去應付。”

  李太后深吸一口氣,表情變得鄭重。

  “張閣老,陛下有你這樣的首輔,是大明的福氣,也是我的福氣!”

  李太后說出這句話之後,突然一愣。

  張居正也怔住了。

  過了幾秒,張居正率先回過神來,乾咳一聲。

  “若是太后覺得沒有問題,臣就讓內閣那邊上奏章了?”

  李太后嗯了一聲,輕聲道:

  “好。”

  張居正不敢多待,趕忙告辭離去。

  李太后等張居正離去之後,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臉頰,輕聲埋怨了自己一句。

  “李氏啊李氏,你怎麼……”

  想著,她的俏臉便有些羞紅。

  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母后您這是怎麼了,臉這麼紅,生病了嗎?”

  李太后嬌軀一震,抬頭髮現朱翊鈞就站在不遠處。

  少年的雙眼中滿是好奇,似乎還帶著一點隱隱約約的其他東西。

  【在經過了整整七年的準備後,萬曆八年,張居正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在全國各省陸續開展土地丈量,繪製魚鱗圖冊。】

  【有了考成法對官吏們的篩選和監督,各地官吏對土地丈量爆發出了空前的工作熱情,和不怕得罪人的工作作風。】

  【經過一年的全面實施,統計出大明所有田地總計七億零一百三十九萬七千六百畝。】

  【和九年前(隆慶五年)由時任內閣首輔高拱主持的全國性丈量面積相比,總計多出了兩億三千三百六十萬零兩千六百畝地。】

  【大明國庫的田賦收入,當年暴增十五成,也就是多了150%。】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全部都震驚了。

  大秦世界,一座臨時行宮之中,秦始皇猛然挺直了身體。

  “兩億多畝土地?”

  扶蘇也是一臉震撼。

  “兩億多畝,這、這也太嚇人了!”

  行宮之中隨侍的諸多大秦臣子,一個個也都是目瞪口呆。

  蒙毅深吸一口氣,道:

  “大明之前土地是四億七千萬畝左右,多出兩億三千萬畝,等於整個國家一口氣多了一半的土地?”

  “這,這不可能吧?”

  扶蘇也被這個數字驚得腦海中有些空白。

  一個國家能徵稅的土地,一年裡竟然能多出一半?

  假的吧?

  歷朝的皇帝和大臣們,許多人同樣也想到了這一點。

  【漢武帝劉徹:朕沒聽錯吧,一年的土地丈量直接讓大明多了一半的土地?】

  【隋文帝楊堅:朕一直都沒有懷疑過金幕的數字,但這一次,朕是真有點不太敢相信金幕了。】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哦哦,原來大元的土地之中竟然能有這麼多畝可以徵稅的田地,看來大元的包稅制是時候改革一下了。】

  一陣熱鬧過後,康熙皇帝也按捺不住了,發了一條彈幕。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呵呵,誰說沒有可能?朕告訴你們吧,歷朝歷代土地兼併,還真沒幾個比得上大明的,大宋怕也是自愧不如!】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不信?你們自己問問朱元璋,他自己制定的狗屁政策吧。】

  【秦始皇嬴政:@明太祖朱元璋,啥政策?】

  【漢高祖劉邦:小朱,怎麼回事?】

  看著金幕中歷朝歷代皇帝們彈幕各種疑問,大明世界皇宮大殿之中,卻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身體不由自主地開始顫抖了起來。

  “怎麼會,怎麼會這麼多?”

  此刻的朱元璋,心中同樣充滿了疑惑。

  朱元璋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確實規定,針對有功名的讀書人之家,實行“優免”。

  但這種優免,並不是說考上了舉人或者進士,全家幾百畝田地就不用交一粒糧食的稅賦了。

  朱元璋可是歷史上出身最底層,也是最愛護百姓,殺貪官汙吏最多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