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52章 秦始皇說清變法本質,朱元璋給大明官員加薪!

  在大宋,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士大夫。

  掌握了某種權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權力對應的好處。

  士大夫們當然不願意把徵稅權吐出來。

  那又一個問題來了。

  士大夫階層掌握了徵稅權,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嗎?

  答案就是,宋朝爆發的農民起義是歷朝歷代華夏王朝中數量最多的!

  趙匡胤心中頗為不滿,但表面上還是發作不得,只能哼了一聲。

  “好了,今天天色已晚,就到此為止吧。”

  趙匡胤怒氣衝衝地走回了御書房。

  太子趙德芳緊隨而至,小心翼翼地開口。

  “父皇,士大夫們手中並無兵權,您為何不直接繞開他們設立軍機處,強制推行一條鞭法呢?”

  在趙德芳看來,趙匡胤作為開國皇帝,想要做到這種事情還不簡單?

  趙匡胤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開口。

  “不行。若是拋棄了士大夫階層,咱們皇族怎麼治國?”

  “難道你要朕把節度使們復活嗎?”

  對趙匡胤來說,士大夫們充其量就是癬疥之疾。

  導致大唐滅亡,五代十國混戰的節度使們,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趙德芳聞言也有些喪氣,道:

  “父皇,難道咱們趙家皇族就這麼一直受制於士大夫不成?”

  趙德芳固然是儒家教育出身,但他畢竟是皇太子,將來的皇帝。

  哪個皇帝喜歡這種被士大夫指手畫腳的情況?

  趙匡胤臉色閃動了一下,輕輕地哼了一聲。

  “不用著急,德芳。很快就有一支新的勢力要登上大宋的舞臺了。”

  趙德芳聞言心中頗為疑惑。

  “父皇說的是……”

  在趙德芳看來,除了軍隊之外,哪裡還有什麼勢力能跟大宋的士大夫階層作對?

  趙匡胤嘿嘿一笑,從口中吐出了兩個字。

  “商人。”

  大明世界,朱棣突然一拍大腿。

  “父皇,俺想起來了。這個一條鞭法,不是跟雍正那個什麼攤丁入畝很像嗎?”

  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場的大明其他人精神都是一震。

  朱元璋皺眉片刻,緩緩點頭。

  “還真是。之前在盤點乾隆視頻裡提過雍正的攤丁入畝改革,那也同樣是稅賦合一的方式。”

  “嗯,攤丁入畝做的其實比一條鞭法還要更加深入一些。”

  朱棣聞言立刻就有些不怎麼爽利,忙道:

  “父皇,明顯就是滿清的皇帝們在抄襲咱們大明張居正啊!”

  “呵呵,若不是播放了這個視頻,還真以為雍正的攤丁入畝多厲害呢,原來只不過是學習咱們大明的能臣罷了。”

  在場的大明群臣紛紛開口贊同,不少人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滿清所謂最出色的皇帝雍正,其實也就是抄襲咱們大明張居正而已。

  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朱高熾眉開眼笑,道:

  “張居正真是一個能臣啊,皇祖。”

  朱元璋哼了一聲,面無表情地開口。

  “張居正當然是個能臣,但這傢伙實在是太能貪了!”

  剛剛金幕盤點視頻裡有一段張居正和兒子張敬修的對話。

  在兩父子對話的時候,書房裡的場景自然也呈現於金幕中。

  書房裡的各種器具,什麼金、銀、玉、翡翠,應有盡有。

  再往前一點,張居正剛剛走下馬車回到自己家中時,府邸的大門,府中的各種陳設器具,同樣也是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一看就是耗費不菲。

  朱元璋可是最討厭官員們這種風格的!

  朱棣聞言,表情頓時一滯。

  這位機警的大明皇太子立刻做出決定,不再給張居正說好話了。

  然而下一秒,另外一個聲音從一旁響起。

  “皇祖,孫臣倒是覺得,您的想法或許有些偏激了。”

  能用這個稱呼說話的人,自然就是皇孫朱高熾!

  朱棣表情瞬間僵硬,不敢置信地轉頭看著朱高熾,怒喝道:

  “朱高熾,你怎麼和父皇說話的?”

  朱棣這叫一個慌啊。

  俺平日裡那麼口不擇言現在都學乖了,你朱高熾平時那麼聽話,反而學會頂嘴了?

  朱元璋有些驚訝地看著朱高熾。

  “高熾,你怎麼個意思,說來給朕聽聽。”

  朱元璋是傳統的華夏式家長。

  在他心裡,兒子頂嘴,那必須當場扇飛。

  孫子頂嘴……孫子怎麼能叫頂嘴呢?那是可愛的小任性!

  朱高熾認真地開口:

  “皇祖,孫臣是真的覺得,您對大明的官員要求過於嚴格了。”

  “大明官員既然是替您統御百姓的,他們生活比百姓好一些也是理所當然。”

  聽到朱高熾這兩句話,大殿之中的大明群臣直接動容。

  高熾皇孫,簡直就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啊!

  歷朝歷代,當官都是一個非常舒坦,人上人的工作。

  唯獨大明洪武朝,在朱元璋手下當官例外。

  朱元璋一輩子殺了超過十萬的官員,這啥概念?

  很多大一統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兩三百年時間,這期間整個王朝所有皇帝殺掉的官員數量,加起來都沒有朱元璋一個人殺得多!

  在朱元璋麾下當官容易死也就算了,最重要的還是窮!

  洪武朝官員的俸祿,那叫一個低啊。

  正一品的大明高官,每個月是87石米,一年1044石。

  如果以現代華夏貨幣,按照每斤米2.5元來換算的話。

  正一品的大明官員,月薪大約是40455元。

  看著是挺多的,但問題是哪個正一品大員家裡沒有幾個妻妾,十幾個子女,上百個僕人?

  這四萬塊錢養這麼一大家子,難度可想而知。

  有人說正一品大員多的是賞賜和門路搞錢,那就看看基層的官員。

  以最典型的知縣作為例子,知縣是正七品,每個月7.5石,一年90石。

  換算一下,大明知縣每個月的月薪是3255元。

  這還是正七品的知縣呢!

  大明可是九品官制度,那最低級的從九品官員,月薪換算是多少?

  2170元。

  辛辛苦苦考個科舉弄個功名,當了個九品小官,然後月薪兩千塊……

  誰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

  兩千月薪,明明只能住茅草屋!

  這還沒完呢。

  大明給官員發的月薪還不都是米,還有一部分洪武寶鈔。

  洪武寶鈔就是大明洪武年發行的一種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