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56章 馮保想要當第二個王振劉瑾,秦始皇道破滅亡大明之人

  扶蘇收回了打量四周的目光,有些好奇地開口道:

  “父皇何出此言。”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你應該還記得朕對你說過的話吧?改革成功需要什麼?”

  扶蘇不假思索地開口道:

  “改革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培養出一個新的、因為改革而獲益的階層。”

  “只有在新階層的支持下,才能徹底摧毀舊階層的勢力,讓國家變成新的模樣。”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那你覺得,大明是什麼情況?”

  扶蘇認真地思考了一會,道:

  “雖然盤點視頻之中沒有詳細介紹,但兒臣想來,張居正的改革都已經推行了整整十年,那個改革的獲益者們應該已經擁有了一定實力。”

  “嗯,改革的獲益者應該是農民……難道大明會亡於農民?”

  扶蘇說著說著,聲音突然變低。

  這一刻,就連扶蘇自己也不是太相信這個結果。

  農民能滅亡一個王朝?

  秦始皇微微一笑,道: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就在於,他們就算能攻佔城池,卻不知道如何去進行統治。”

  “怎麼建立官府,怎麼劃分田地,怎麼懲治違法之人等等,這些都是農民起義的領袖們不瞭解的東西。”

  “像劉邦那個流氓,也只能藉助蕭何曹參這些曾經在大秦官府任職的人,用大秦的舊制度。”

  “但是,你要明白一點。”

  秦始皇目光突然變得深邃,淡淡道:

  “農民起義固然是沒有辦法建立一個王朝,可用來滅亡一個王朝,已經綽綽有餘。”

  “陳勝、吳廣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張居正用十年的時間改善了大明廣大農民的生活,朱翊鈞僅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讓農民們幾乎回到過去的困苦之中。”

  “大明,將會因為張居正的這個決定而付出沉重的代價。”

  扶蘇聞言愣了半晌,隨後發自內心的覺得,當年商鞅死後秦惠文王竟然沒有因此而徹底廢止變法,實在是太英明瞭。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眉頭一皺。

  “剛剛視頻裡提到的什麼范仲淹,好像是咱們大宋的人?”

  群臣面面相覷。

  趙普乾咳一聲,道:

  “陛下,范仲淹應該不是咱們這一代的人,反正臣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趙匡胤哼了一聲,道:

  “朕的大宋四百年,這是金幕說的事實,很多人沒有聽到,不足為奇。”

  “朕想說的是,大宋的將來竟然也需要改革,看來弊病不小啊。”

  說話時,趙匡胤意味深長地看了在場的群臣一眼。

  趙德芳有些疑惑。

  父皇為什麼總看這些宰相們,莫非是因為這些宰相……

  對了,這些宰相是代表什麼?

  士大夫階層!

  難道說,大宋之所以需要改革,是因為士大夫階層對下面的老百姓壓榨過於嚴重,所以才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趙德芳恍然大悟,視線在趙匡胤和趙普君臣臉上掃過。

  很顯然,趙匡胤和趙普兩人心知肚明,才會有剛剛那番對話。

  趙匡胤哼了一聲,道:

  “趙卿家啊,朕最近聽說下面兼併土地過於嚴重,刑部和大理寺每年都要接到數百宗案件。”

  “哦,很多人都在說,大宋這是官逼民反啊。”

  “不知道你這個大宋宰相是什麼看法啊?”

  趙普一頭冷汗,和幾名宰相對視一眼,隨後乾笑道:

  “陛下,臣等以為一定是某些貪官汙吏公器私用,壞了陛下和大宋的威名,必須要嚴加懲治。”

  趙匡胤嗯了一聲,笑容越發和煦。

  “那是自然。朕記得朕給你們這些丞相每年的俸祿可是不少的,你們幾年的俸祿就能在大宋買一套大宅子了,足夠豐厚了吧?”

  見趙普等人點頭後,趙匡胤又淡淡道:

  “所以朕想,作為大宋宰相的你們,應該不會讓自己或者族人參與到這種事情之中去吧?”

  “還是說,朕也應該要在大宋之中實行一下一條鞭法,順便重新丈量一下土地呢?”

  趙匡胤的話聲調並不高,但是聽在這些大宋宰相的耳中,卻如同晴天霹靂一般。

  趙普有些艱難地嚥了一口口水,道:

  “請陛下放心,臣和幾位宰相商議一下,回去一定要嚴加懲治地方上兼併百姓土地的行為。”

  “最多一年時間,臣等一定會把這種風氣給扭轉過來!”

  趙匡胤嗯了一聲,淡淡道:

  “國朝固然是皇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朕既然已經把皇權分潤出去了,那有些事情就應該適可而止。”

  “不然,朕不學張居正,將來也一定會有人學張居正的,懂麼?”

  趙普等幾名宰相表情嚴肅,異口同聲。

  “請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完成任務。”

  趙德芳看著這一幕,心中細細品味,似乎明白了什麼。

  父皇這是在做交易啊。

  交易的結果,是趙普等士大夫領袖答應約束士大夫們瘋狂吞併土地的行為。

  作為回報,父皇答應暫時不實行一條鞭法這個會讓士大夫們傷筋動骨的法律。

  這應該就是父皇以前說過的一句話。

  政治,就是相互妥協!

  趙德芳暗暗點頭,感覺自己對於帝王之道的領悟又更上一層樓。

  大清世界。

  弘曆滿頭大汗地走進來,對著康熙恭敬行禮。

  “見過皇祖。”

  康熙饒有興致地看著弘曆,笑道:

  “你這是做什麼去了?”

  弘曆露出燦爛的笑容:

  “回皇祖的話,今天是阿瑪讓人教導孫臣馬術呢。”

  康熙嗯了一聲,點頭道:

  “這個很好。大清是從馬上得天下的,作為帝王就必須要通曉馬術,將來對你的施政很有好處。”

  “坐下來看看吧。”

  說著,康熙特地倒放了一下,讓弘曆看完了朱翊鈞對張居正的整個反攻倒算。

  “弘曆,說說你的感想。”

  弘曆表情頗為複雜,正打算說些什麼,卻被一旁的胤禛打斷。

  “說實話!”

  弘曆張了張嘴,又沉默了一會,才道:

  “若是沒有金幕的話,恐怕孫臣和朱翊鈞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區別。”

  胤禛聞言,頓時大為不滿,提高了聲調。

  “你這是什麼意思,朱翊鈞十歲就死了爹,你弘曆可是有阿瑪教的!”

  弘曆臉色漲紅,但又不敢說話。

  康熙呵呵笑了起來。

  “你阿瑪的皇阿瑪就在這裡,想說什麼你就直說!”

  弘曆鼓起勇氣,對著胤禛道:

  “阿瑪,不是孩兒故意詆譭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