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59章 國本之爭高峰,武則天瘋狂吐槽朱翊鈞,哱拜之亂開啟

  “申閣老才是大明正經冊立的中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

  “這最前面應當也寫上申閣老的名字,才能代表整個內閣,諸位覺得如何?”

  幾名大學士對視一眼,哪裡不知道這是許國在拉申時行背鍋?

  幾人異口同聲:

  “理當如此!”

  於是,許國提起毛筆,在奏疏左下角寫下了第一個名字。

  “申時行。”

  ……

  御書房中,朱翊鈞勃然大怒。

  “好啊,先有這個張有德,緊接著申時行這條老狗也給朕上眼藥是吧?”

  “不對,申時行不是在休假嗎?”

  朱翊鈞雙目一轉,對著一旁的司禮監公公張鯨道:

  “立刻派錦衣衛去問申時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申時行看著面前的錦衣衛,傻眼了。

  過了好一會,申時行直接跳腳。

  “汙衊,這是汙衊!”

  “老夫這就寫一份奏摺給陛下自證!”

  很快,這份密摺就被送到了朱翊鈞的面前。

  “臣正在度假,那道奏疏實與臣無關。冊立一事,聖意已定。許國、張有德等人愚笨不諳大事,皇上自可決斷冊立之事,不要因一些小人鼓譟而影響大典。”

  朱翊鈞拿著這份密摺,對著面前幾名內閣大臣拍了桌子。

  “你們看看,申時行都說他和此事無關,你們竟然偽造申時行的簽名,這是欺君之罪!”

  幾名內閣大學士恐慌不已,趕忙下跪請罪,心中卻恨透了申時行。

  行啊你申時行,自己裝病就算了,還甩鍋給我們?

  真以為我們是好欺負的?

  【不到兩天時間,申時行上密摺的整個事情經過傳遍了京城朝廷上下。】

  【申時行的首鼠兩端,徹底激怒了文官集團的絕大部分人。】

  【給事中黃大城、內閣中書黃正賓先後上疏,彈劾申時行。結果,黃大城、黃正賓兩人被罷官。】

  【然而,高壓政策未能使大臣們退縮,御史鄒德泳再次上疏,指斥申時行首鼠兩端。】

  【許多和申時行有舊之人紛紛宣佈與其割袍斷義,永不往來。】

  【申時行本人尚未結束休假,就已經成為了大明朝堂上的過街老鼠,名聲臭不可聞。】

  【申時行擔心大禍臨頭,遂上疏辭官。朱翊鈞見事已至此,只能批准申時行辭官歸去。】

  【作為朱翊鈞的忠實爪牙,申時行這位內閣首輔的去職無疑給了朱翊鈞重重一擊。】

  【暫代內閣首輔職務的許國也因申時行之事觸怒了朱翊鈞,不得不辭官告老。】

  【僅僅進入內閣不到兩年時間的王家屏憑藉資歷,成為新的內閣首輔。】

  【王家屏出任內閣首輔僅僅三天時間就立刻又以內閣聯署的方式上了一道奏章,核心就一句話:】

  鏡頭漸漸拉近,將奏摺之中的一句話緩緩放大。

  “……事涉國本,請陛下早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搖了搖頭。

  “這個朱翊鈞,怎麼能如此幼稚?”

  扶蘇想了想,開口道:

  “父皇說的是朱翊鈞的哪個方面?”

  蒙毅在一旁聽著扶蘇這句話,心中頓時湧起幾分古怪。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很多方面,但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御使臣子。”

  “扶蘇,你可知道為何黨爭是亡國之兆嗎?”

  扶蘇搖了搖頭,道:

  “兒臣不知。”

  秦始皇淡淡道:

  “周朝是怎麼滅亡的,你說。”

  扶蘇立刻道:

  “諸侯權勢過大,架空了周天子。”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諸侯的勢力,本質就是‘諸侯黨’。”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

  扶蘇身體一震,頓時恍然大悟。

  “所以父皇的意思是,當大明有黨爭出現時,這些什麼浙黨、楚黨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浙國,楚國?”

  秦始皇呵呵笑了笑,道:

  “這是自然,不過也有其他可能性。”

  “從之前乾隆篇的盤點視頻來看,朕懷疑黨爭等諸多因素加劇了大明內部的分裂,最終被大清取而代之。”

  武周世界之中,武則天看著金幕,發出一聲輕笑。

  “哈,黨爭。這種小兒科的東西,就已經把朱翊鈞玩得團團轉了嗎?”

  一旁的皇太女太平公主聞言便笑道:

  “您說得對,這些對您來說都是小兒科。”

  武則天當年從感業寺回到皇宮出任皇后,面對的可是長孫無忌這麼一個重量級老臣。

  接下來,武則天又和自己的丈夫李治勾心鬥角,最終取得“二聖臨朝,共治天下”的地位。

  等李治死後,武則天還要一個個扳倒那些忠於大唐的臣子們,最後才能建立大周。

  和上面這些事情比起來,朱翊鈞這個只能決定太子人選的“國本之爭”,簡直就是小兒科!

  太平公主有些好奇地開口問道:

  “陛下,您若是面對這種事情,究竟會怎麼做呢?”

  照理來說,太平應該稱呼武則天為“母皇”。

  但這個稱呼似乎有些彆扭,所以她還是比較喜歡用“陛下”和“您”來代稱。

  武則天笑了笑,淡然道:

  “自然是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啊?”太平愣住了。

  一旁的上官婉兒臉上也露出震驚表情。

  太平公主吃驚了一會,才道:

  “陛下,就連您也無法對抗群臣的意見嗎?”

  “對抗?”武則天呵呵地笑了起來,猶如一位慈祥的老奶奶。

  “太平啊,朕問你,你知道秦始皇為何會成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嗎?”

  太平心中自然是有答案的,但話到嘴邊,她選擇了搖頭。

  “兒臣愚鈍,請陛下賜教。”

  武則天輕笑道:

  “因為秦始皇用的是法家,而法家的最高奧義,就是‘勢’。”

  “何謂勢?天下大勢也。”

  “秦始皇正是因為能掌控和引領天下大勢,才能開創前無古人的大一統王朝偉業。”

  “而現在……”

  武則天指了指金幕,淡淡道:

  “朱翊鈞這個時候的天下大勢是什麼,你看不出來?”

  太平公主身體一震,脫口而出。

  “是立朱常洛為皇太子!”

  武則天笑著點頭。

  “沒錯。”

  太平公主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了“天下大勢”這四個字的分量。

  她遲疑一下,又開口道:

  “那您當年是怎麼做到隨意廢立太子的呢?”

  李旦、李顯這兩個太平公主的兄弟,都曾經當過大唐的皇帝和大周的太子,又先後被武則天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