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67章 姜維東進,劉恆面見薄姬,第二次平壤之戰爆發

  “承訓,這一次你報仇的機會來了。”

  祖承訓重重地點頭,雙目中閃過一絲厲芒。

  “小西行長,這一次定要讓他和城裡倭軍付出代價!”

  這一刻,祖承訓想起了半年前跟隨自己殺進城中,卻中了埋伏的那上千弟兄。

  這位大明將軍,誓要倭人付出血的代價!

  平壤城的城牆上,負責鎮守此地的倭軍主將小西行長看著城外兵力數倍於己的明、朝聯軍,臉色極為難看。

  “八嘎,毛利家和細川家的援兵在哪裡?”

  “我十天前就已經讓他們向我靠攏了!”

  一陣沉默過後,一名倭軍將領小心翼翼地開口。

  “毛利家和細川家之前就對家主您獲得平壤很有怨言,這一次恐怕他們是不會前來支援的了。”

  小西行長臉色越發陰沉。

  “好好好,出發前一個個都說要服從關白(豐臣秀吉)的命令,要為了天皇而戰。”

  “明軍真來了,就只讓我一個人擋住是吧?”

  “等此戰完畢,我定要在關白麵前好好告他們一狀!”

  頓了頓,小西行長又環視了一眼在場的部下們。

  “我們在城裡還有兩萬僕從軍,加起來也將近四萬人。”

  “況且我們是守城,擁有防守優勢!”

  “你們不必驚慌,只要我們能守住一段時間,關白那邊一定會催促毛利和細川前來支援,到時候我們裡應外合擊敗這支明軍,朝鮮……不,整個遼東和中國都是我們的!”

  【倭軍方面,各個大名之間互不統屬又都想要保存實力,最終只有小西行長所部的一萬八千倭軍在平壤城迎戰明、朝聯軍。】

  看到這裡,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嘖了一聲。

  “這就是諸侯國的弊端啊。”

  蕭何點了點頭,道:

  “這些倭人所謂的‘大名’‘諸侯’,其實和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沒有任何區別。”

  “豐臣秀吉本身也只不過就是戰國時代的霸主,他可以號令忠於自己的倭人諸侯出征,但這些諸侯終究還是要以保存實力為先,不願意為了別人犧牲自己。”

  曹參哼了一聲,冷然道:

  “想要獲勝,就肯定要有人承擔壓力做出犧牲。人人都不願意犧牲,結果必然就是一敗塗地!”

  軍隊,連打仗都不能團結一致。

  這還打個啥?

  劉盈今天心情不錯,聞言便問了劉邦一句。

  “父皇看起來對諸侯國的弊端頗為知曉,那為何大漢初建的時候卻要採取分封制呢?”

  劉邦呵呵一笑,道:

  “你搞錯了,傻孩子。”

  “不是朕喜歡分封制,而是那個時候的天下大勢,必須要採取分封制!”

  和其他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相比,劉邦的統一過程是非常特殊的。

  像秦始皇、光武帝、朱元璋等大部分開國皇帝,都是軍隊一路平推,要麼投降要麼死,靠武力征服一切。

  但西漢不同。

  以中立的視角來看,秦末漢初的歷史是這樣發展的。

  陳勝吳廣起義——諸侯起兵——鉅鹿之戰項羽滅掉秦軍主力——劉邦入關中攻克咸陽,秦朝正式滅亡。

  秦朝滅亡之後,項羽分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

  這個時候的天下,其實已經倒退回了戰國時代。

  霸主項羽稱雄,天下諸侯自成一國,又都聽從項羽的命令。

  然後,就是楚漢爭霸。

  為什麼叫“楚漢爭霸”而不是“楚漢對立”?

  因為楚王項羽和漢王劉邦,爭奪的是“天下霸主”這個頭銜。

  項羽在垓下被消滅後,剩餘的諸侯就共同尊奉漢王劉邦為主。

  這個主,本該是和項羽一樣的“霸主”。

  但劉邦非常雞賊,直接把自己的“霸主”升格為“皇帝”。

  於是,漢朝就這麼建立了。

  但問題在於,漢朝建立的時候項羽是死了,彭越、英布這些諸侯還在啊。

  他們的領土,本質上還是自己統領,和劉邦的“漢”沒有一毛錢關係。

  劉邦也很清楚,拿個皇帝的頭銜可以,這時候再和彭越英布等人開戰,勝負難料。

  畢竟項羽也不是吃素的,楚漢爭霸中劉邦也同樣竭盡全力,最後才贏下來的。

  這個時候的西漢,名義上是大一統王朝,實際上卻是西漢朝廷和彭越、英布等諸侯並存,類似於戰國末期的情況。

  直到幾年後,劉邦東征西討,消滅了所有的異姓諸侯王,西漢才終於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大一統王朝。

  所以,在西漢剛剛建立的這個時間點,不是劉邦不想用大秦的制度,而是西漢朝廷的國力不允許,沒這個能力。

  這就是劉邦口中所言“天下大勢不允許”。

  當然劉邦也不會直白地說出這些,作為一個深諳帝王之道的開國皇帝,他也只會提點劉盈這一句。

  至於劉盈能不能理解,那就是劉盈自己的問題了。

  劉邦突然察覺到什麼,開口道:

  “恆兒呢,怎麼還沒來?”

  一旁有人回答。

  “陛下,薄妃生病,劉恆殿下已經入宮探望去了。”

  劉恆走進了一處宮殿中。

  這處宮殿位於後宮角落,和呂雉所在的未央宮正殿相比顯得頗為寒酸。

  一名四十來歲的中年婦人就坐在宮殿之中,正在織布。

  她就是劉恆的生母薄姬。

  “母妃。”

  薄姬放下手中的針線,笑道:

  “恆兒,你也有好一段時間沒來看我了,最近在丞相府那邊還好吧?”

  劉恆忙道:

  “一切都好,孩兒只是碰到了一些事情,想要請教母妃。”

  薄姬嗯了一聲,道:

  “我知道你著急,所以裝了一下病,好讓皇后能批准你入宮見我。”

  “說吧,什麼事?”

  劉恆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

  “母妃,你覺得父皇和蕭丞相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

  薄姬聞言,陷入沉吟。

  劉恆也不著急,耐心地坐著。

  這位大漢代王殿下,對自己母親發自內心的敬重。

  薄姬雖然出身不算好,但她的智慧絕對是當世一流。

  在劉恆看來,就連薄家的幾個舅舅,在智慧上也遠不如自己母親。

  薄姬思考了好一會,緩緩開口道:

  “最近這幾個月,陛下平均每五天就會來我這裡過一晚上。”

  劉恆聞言,不由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