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81章 李靖李績教導李治,倭軍割鼻子戰法觸目驚心!

  “八月二十四日,鍋島直茂於金溝、金堤割取鼻子一千五百五十一個。”

  “八月二十九日,長宗我部元親攻克羅州,共計割鼻子六千零六個。”

  ……

  (注:上述數字分別出自《高山公實錄》,《元親記》,《吉川家文書》,《鍋島直茂譜考補》,《鍋島家文書》等書籍,並非作者胡亂編造,隨意抹黑。)

  藤堂高虎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由有些羞赧。

  “好吧,我殺的是少了點。哼,那是我運氣不好。”

  “你們等著,我會給你們帶回來更多的鼻子,讓關白知道我藤堂高虎的忠心!”

  說完,藤堂高虎大步離開。

  【毛利秀元、黑田長政等人一路進軍全羅道的礪山、忠清道的恩津,打敗了朝鮮忠清道防禦使樸名賢等人。】

  【加藤清正所部則經過錦山、金山、忠義等地,於九月七日抵達忠州。】

  【整個八、九月間,倭軍在全羅道和忠清道如入無人之境,一路燒殺搶掠之下,傷亡加起來竟然才將將過百。】

  【而倭軍在這兩個月間屠殺和割取的鼻子數量就超過了三萬,還有更多的婦女、孩童淪為倭軍俘虜,遭受著生不如死的凌虐。】

  【朝鮮備邊司官員在上給漢城的奏章中極為憤慨地寫道:“南原、全州陷敗之後,賊兵未至,而守令親自奔竄。土崩瓦解之勢,不可收拾。”】

  【隨著倭軍一步步朝著漢城靠攏,朝鮮國王李昖的心理防線終於徹底崩潰了。】

  畫面中,李昖又哭又叫,拉著楊鎬的手是怎麼也不肯放。

  “楊大人,若是局勢再崩壞下去,小王也不活了!”

  “楊大人,求求你,救救小王吧!”

  楊鎬被李昖的眼淚鼻涕抹了一身,哭笑不得,只能無可奈何地開口。

  “好好好,大王稍安勿躁,本官這就去找麻貴將軍想想辦法!”

  楊鎬很快見到了麻貴。

  “麻貴將軍,怎麼還不出兵抵禦倭軍?”

  麻貴表情平靜,看了一眼窗外。

  那裡風雪正盛。

  “楊大人,就這種天氣,火炮和糧草運輸極為困難,火槍也會因為雪而導致潮溼無法擊發。”

  “倭軍數量是我軍五倍以上,你讓我怎麼出兵?”

  “出兵,就是讓咱們大明的將士去送死!”

  楊鎬噎了片刻,無奈道:

  “那你也不能就坐在漢城裡,眼睜睜地看著倭軍凌虐全羅道和忠清道吧?”

  “事情傳出去,對咱們大明朝廷的名聲很不利啊。”

  麻貴緊了緊大衣的衣領,淡淡道:

  “南原之戰的結局已經說明一切,朝鮮人但凡能有一點戰鬥的意志,我也會出兵幫他們。”

  “可現在呢?倭軍隨意北上,哪裡遭受過一點挫折?”

  “天救自救者,朝鮮人既然連自救都做不到,那我們大明也沒必要救他們。”

  楊鎬聞言,不由默然。

  楊鎬主後勤,麻貴主軍。

  兩人實際上是平級,麻貴要是不願意出兵,楊鎬也確實沒有辦法。

  大明文官的地位確實是比同級武將高不假,但還沒有像大宋那樣,區區一個七八品官就敢把狄青這種大宋名將、一品樞密使呼來喝去!

  就在兩人陷入僵局的時候,外面響起了敲門聲。

  “大人,是邢階大人的命令!”

  【關鍵時刻,大明在朝鮮戰場上的最高統帥,兵部尚書邢階打破了僵局。】

  【在邢階的命令下,麻貴以解生、頗貴、楊登山、牛伯英四人為將,領兩千精銳南下,準備在天安城抗擊倭軍北上先鋒。】

  畫面中,兩千明軍冒著風雪,氣勢昂然地南下了。

  主將解生身材極其魁梧,身高在一米九以上,整個人坐在馬上,倒顯得戰馬都有些嬌小了。

  在解生身邊,眉眼中帶著幾分異族模樣,顯然是混血兒的頗貴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地哈出一口熱氣,笑道:

  “他孃的,在這漢城天天待著都快要閒出鳥來了,總算是有機會砍幾顆倭寇的腦袋。”

  另外一名身材略微比解生小一些,但也足夠魁梧強壯的將軍楊登山聞言笑道:

  “老頗,你這段時間在漢城可沒少忙碌,被你睡過的朝鮮小娘子沒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吧?”

  頗貴哈哈大笑,隨意一揮手。

  “你就在這瞎扯什麼犢子呢,我和你說,也就二十三個。”

  “你是不知道,大明軍人這個名號在漢城中多搶手啊,就連什麼議政大夫的小妾,都巴巴的給我倒貼呢。”

  “這輩子當個大明人,真是值了!”

  牛伯英嘖嘖作聲,道:

  “好傢伙,那等這一次出征歸來,你老頗豈不是要多二十三個孩子了?”

  頗貴擠了擠眼睛,笑道:

  “誰說的?還有一胞雙胎、三胎的,說不定是二十七個!”

  四人哈哈大笑,率領兩千明軍,很快消失在了風雪淹沒的道路中。

  【由於朝鮮人對倭軍極度恐慌導致的潰敗,解生等人南下之後才發現,原定的目的地天安城竟然已經失守。】

  四人湊在一起,開始商量。

  牛伯英比較沉穩,開口道:

  “天安城都沒了,咱們不如往北去,撤到後面那座城池,呃,叫什麼來著?”

  就在牛伯英陷入苦思冥想的時候,頗貴哼了一聲。

  “撤什麼撤?要我說,不進城更好。進了城,那就得被倭人包圍起來了。”

  “咱們現在不進城,你看這外面都是山,就找一座山埋伏倭人,打她孃的就完事了!”

  頗貴的話,頓時讓其他三人意動。

  四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

  “打她孃的!”

  四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鏡頭中,開始出現了一支倭軍。

  【九月七日,倭軍指揮官黑田長政派出黑田圖書助、慄山四郎右衛門兩人分別作為先鋒將和先鋒副將,率領三千倭軍離開天安城,朝著北方進發。】

  鏡頭中的這支倭軍,很快就引起了歷朝歷代皇帝們的注意。

  【秦始皇嬴政:這些倭軍居然穿著朝鮮軍服?】

  萬曆時代的朝鮮文化雖然屬於華夏文化的分支,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了屬於該地區的獨特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