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87章 蔚山之戰,明軍勢如破竹,勝利在望卻突生變故!

  太田一吉嚇得魂不附體,乾脆棄馬而逃,帶著隨從跑進了路邊的密林之中。

  又在密林中逃了一會,大叫聲再度響起。

  “順著腳印追,那一定是倭寇的重要人物!”

  “豈可修!”太田一吉氣得罵了一句倭語,隨後對著身邊的兩名家臣侍衛下令。

  “你們留下來,擋住他們!”

  很快,跑路的太田一吉就聽到了剛剛那地方傳來的幾聲慘叫。

  他心慌意亂,在遍佈積雪的密林中連滾帶爬,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終於逃了出去。

  看著面前不遠處的蔚山城,太田一吉熱淚盈眶,恍若隔世。

  “我終於活著出來了!”

  但下一秒,太田一吉的表情就凝固了。

  在他的視線中,無數明軍驅趕著倭軍敗兵從百年巖而至,衝向了蔚山城!

  倭軍大量殘兵敗將被驅趕到了蔚山城外的江邊。

  由於逃跑時慌不擇路,許多倭寇根本無法從唯一的一座江上大橋離開。

  江邊停著一些小船,是附近朝鮮百姓平日所用。

  倭軍看到這些小船,頓時猶如看到了救星,紛紛衝了上去。

  但小船數量稀少,逃亡的倭軍人數眾多,一時間各種推搡擠挨,許多已經登上船的倭軍士兵甚至被自己人推入江中。

  更有不少倭軍見上不了船,一怒之下對著自己人拔刀相向,就在船邊亂殺亂砍起來。

  一陣箭雨和子彈突然傾瀉而下,讓許多倭軍直接倒在了岸邊和水中。

  大明御倭經理楊鎬神氣活現地在大批明軍的簇擁下出現,指著江邊那群正在爭奪船隻逃命的倭軍。

  “殺了他們!”

  很快,戰火從江邊一路蔓延到了蔚山城外的幾處據點。

  除了大火尚未熄滅的軍營城外,由宍戶元續、淺野幸長等人據守的其他三座城外據點也被明軍順勢攻克。

  倭軍一敗塗地,全部都逃入了蔚山新城之中。

  眼看蔚山新城戒備森嚴,急切難以攻克,明軍這才在下午選擇收兵。

  【蔚山之戰,明軍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據倭人大河內秀元所撰寫的《大河內秀元朝鮮記》記載,此戰中倭軍共戰死一萬八千三百六十餘人,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事發時正在不遠處西生浦駐紮的倭軍蔚山最高指揮官加藤清正得知消息後大驚,於當天晚上乘船返回蔚山城,主持接下來的守城作戰。】

  【翌日,也就是萬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卯時,經過一個下午和一晚上休整,明軍趁著拂曉正式發動了對蔚山城的全面進攻。】

  楊鎬親自披甲,站在陣地的最前方,大聲的發號施令。

  “開炮!”

  麻貴表情淡然,立於後方主陣。

  這一幕讓麻貴麾下的心腹們很不滿意。

  “大將軍,您才是真正的主帥,怎麼能讓楊鎬一個人獨佔風頭呢?”

  “就是啊大將軍,昨天引蛇出洞的計策也是您設計和實施,那楊鎬前面不說話,後面看到倭軍潰敗就跑出來搶功。”

  “大將軍,他也太過分了!”

  聽著心腹們的抱怨,麻貴笑了笑,示意眾人閉嘴。

  “好了,都別說了。”

  “大將軍……”

  “別說了!”

  麻貴臉色變得冷峻,厲聲道:

  “楊鎬大人是朝廷文官,有內閣首輔趙志皋大人和邢階大人的信任。”

  “我麻貴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去跟他爭奪功勞?”

  “更何況……”

  麻貴說到這裡突然沉默,並沒有將後面那句話說出來。

  麻貴,並非漢人。

  他出身寧夏,是大元時期回回人的後裔,也就是“色目人”。

  兩百多年時間過去,寧夏色目人和漢人雜居通婚,從外表上看已無太多區別。

  但麻貴內心之中非常清楚,自己的血脈,是很難獲得那位心高氣傲的皇帝朱翊鈞信任的。

  之前和楊鎬多次爭執,那主要是麻貴實在沒辦法。

  當時的局面,如果任由楊鎬肆意妄為,那整個朝鮮半島的明軍都得被楊鎬帶著一起送死。

  但現在嘛,既然明軍優勢都這麼大了,楊鎬喜歡出風頭,那就讓他出吧。

  混了大明官場幾十年,起起落落好多次的麻貴明白,楊鎬遲早是要進入內閣,甚至成為內閣首輔的。

  這種人,不能得罪!

  麻貴並不想當什麼內閣首輔,他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進入大明內閣。

  只要將來能成為下一個李成梁、李如松,也就足夠了!

  麻貴注視著楊鎬,表情幽深而平靜。

  楊鎬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上,都給本大人上!”

  “大炮給我轟,使勁轟!”

  從組織出兵到正式出兵,足足將近一年的時間。

  大明在這一年裡可是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

  單單是這一次運到蔚山前線的各種火炮,就有上千門之多!

  上千門的火炮發射,聲勢極其驚人。

  蔚山城的外城城牆上,各種炮彈落下,煙塵沖天而起。

  城中無數倭軍四處逃竄,哭嚎慘叫。

  還是那名曾經在鏡頭中出現過的朝鮮史官,他激動得渾身顫抖,在面前的史書上奮筆疾書。

  “……大明天兵各樣火炮俱發,轟天震地,煙焰沸空。”

  “城中倭屋,一時火起,北風大起,風火所被,賊眾披靡!”

  火炮攻擊之後,明軍正式發動了進攻。

  按照昨夜戰前安排,明軍左路主攻蔚山倭城東面諸工事。

  作為左路先鋒軍的,正是昨夜引誘倭軍,立下大功的李如梅。

  李如梅負責的,是外城的城隍廟。

  此刻諸多倭軍憑藉著城隍廟的高大圍牆據守,箭矢和子彈不停落下,給明軍的攻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李如梅嘗試組織了幾次衝鋒都被擊退,不由皺起眉頭。

  想了想之後,他果斷下令。

  “放火箭!”

  旁邊的部下們聞言,不由有些遲疑。

  “五將軍,那可是城隍老爺的廟啊!”

  李如梅一聲冷笑。

  “城隍老爺?我奉大明皇帝陛下,天子之命而來,區區朝鮮外邦小城隍算什麼?”

  “放火箭!”

  在李如梅的命令下,大量燃燒著的火油箭矢飛入了城隍廟中。

  在這個時代,無論大明、倭國還是朝鮮,建築都是以木質結構為主。

  這座城隍廟當然也不例外。

  短短片刻時間,城隍廟之中就燃燒起了熊熊大火,濃煙滾滾直衝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