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89章 倭軍想撤退,明軍鬧內訌,朱棣表示非常失望!

  “將軍在蔚山城做得很好,沒有讓楊鎬那個傢伙小人得志。”

  麻貴沉默片刻,道:

  “我本來是不想惹楊鎬的。”

  中年男子笑容越發濃郁,道:

  “寧夏邊鎮明年將會有更多的蒙古部前來互市,麻貴將軍會對數字滿意的。”

  “我們也會調撥一批最新的兵甲武器給寧夏方面,數量至少在五千套以上。”

  麻貴呼出一口氣,道:

  “你們打算怎麼對付楊鎬?”

  中年男子笑呵呵地開口。

  “我們已經讓人彈劾楊鎬了,大明不是文官比武將地位更高嘛。”

  “只要承認了這個規矩,楊鎬就是蔚山之戰的主將,而你只不過是副將。”

  “戰敗了,就是主將全責,跟副將有什麼關係?”

  “好了將軍,今天來就是給你通一下氣。你就放心吧,楊鎬將來也沒辦法對你怎麼樣的。”

  說完,這名中年男子施施然地離開了。

  等中年男子離開後,麻貴才微不可察地嘆了一口氣。

  “如果能專心打仗,不攪和這些破事,那該多好……”

  這句話,正好被推門而入的麻貴長子麻承勳聽到了。

  麻承勳遲疑片刻,忍不住道:

  “父親,兒子也不能理解,為何您一定要阻止李如梅呢?”

  麻貴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

  “你以為爹不想打下蔚山?但,上面的人不同意!”

  “上面的人?”麻承勳疑惑道:“是邢階尚書大人嗎?”

  麻貴冷笑一聲,道:

  “邢階也只不過是一個推到臺前的傀儡罷了,真正不願意看到楊鎬崛起的,是晉黨。”

  “晉黨?”麻承勳身體一震。

  【晉黨,是以山西在朝官員為主體形成的大明黨派之一。】

  【這個黨派和大明出名的晉商相互勾結,壟斷山西、寧夏、陝西三省的邊境互市,又利用金錢收買、資助族中子弟考科舉等諸多方式,近十年來在大明朝堂中發展極其迅速。】

  麻貴淡淡道:

  “剛才那個傢伙,就是晉黨的人。”

  “如今朝廷財政困難,幾乎所有邊軍都需要自籌糧草。”

  “沒有晉黨的支持,我們在寧夏的根基馬上就會被敗掉。”

  “到時候,整個麻家就全完了,懂嗎?”

  “為父本不想惹楊鎬,但晉黨的人來了,為父也別無選擇。”

  麻承勳立刻明白了箇中細節。

  養兵是要錢的,越是精銳的士兵就越需要錢。

  張居正在的時候,國庫有的是錢。

  所以無論是戚繼光還是李成梁,都能威震邊疆,吊打各種異族。

  等到張居正死後,各地邊軍獲得的國庫撥款就每況愈下。

  但異族可不會因為大明邊軍沒錢沒物資就放棄對大明邊境的襲擾!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邊軍將領不得不和各種朝中勢力進行合作,以儘可能地獲得金錢物資的補給。

  拿人手短,收了晉黨的錢,就得給晉黨辦事。

  麻承勳有些憂懼地開口。

  “爹,楊鎬是內閣首輔趙志皋的人啊,趙志皋不是浙江人嗎?”

  麻貴笑了笑,表情複雜。

  “為父當然知道楊鎬的背後是誰,更知道趙志皋的背後是誰。”

  “但江南人沒辦法把糧食運到寧夏,只有晉商才可以。”

  “孩子,你要記住,只要你選了邊站,就一定會得罪人。”

  “不用害怕得罪人,晉黨在朝中同樣也是有人的,你就看著吧。”

  鏡頭一轉,切換到了皇宮中。

  朱翊鈞皺眉看著面前的奏摺。

  “……楊鎬指揮作戰不利,導致大明天兵在蔚山之戰損失四千八百餘人。”

  “此等無能之臣,焉能為將?”

  “還請陛下罷楊鎬,另選賢能!”

  朱翊鈞沉默片刻,對著面前的司禮監大太監張鯨道:

  “彈劾楊鎬的奏摺有多少?”

  張鯨忙道:

  “共一十八封。”

  朱翊鈞重重地哼了一聲。

  “全部留中。”

  “告訴邢階和楊鎬、麻貴,讓他們好好打,朕不想再聽到類似蔚山之戰的消息!”

  【無論出於何種考慮,總之朱翊鈞最終也並沒有撤換前線邢階、楊鎬和麻貴三名最高官員。】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搖了搖頭,臉上滿是失望的表情。

  “這仗能打成這種樣子,唉。”

  朱棣臉色鐵青,惡狠狠地開口道:

  “要是換做我去領兵,早在萬曆二十一年就把所有倭寇都趕下海了!”

  看著老爹和祖父心情都這麼差,朱高熾這下子也不敢打圓場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對朱棣道:

  “你小子雖然是莽了一點,但以你的能力來說,這件事情確實早就該解決了。”

  朱棣聞言,臉頰不由一抽。

  父皇您誇獎別人的時候,能不能別順帶著罵人呢?

  無奈的朱棣只能主動把話題轉回去。

  “父皇,您覺得接下來的仗會怎麼打?”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若是朕的話,自然是督促諸軍前進,一鼓作氣全殲朝鮮半島上的倭軍。”

  “但朱翊鈞這個臭小子,看來是沒這種本事了。”

  “混賬東西,怎麼能讓朝中的黨派如此明目張膽的影響大將,讓本來好好的戰局變成這種樣子!”

  朱棣嘆了一口氣,道:

  “倭軍明顯已經被蔚山城之戰擊垮了士氣。”

  “這種時候,正是發動決戰一舉驅逐倭軍的絕佳良機啊。”

  “孃的,這邢階、楊鎬和麻貴都是蠢材,怎麼就把握不住呢?”

  說到後來,朱棣氣憤之下,臉又紅了。

  趁你病,要你命,這是朱棣指揮作戰的宗旨。

  就好像靖難之役第四年,朱棣敏銳地察覺到南軍佈置空虛,立即選擇孤軍深入直搗黃龍。

  這個選擇是極度冒險的,畢竟那時候朱棣真正的控制區在黃河以北,卻要一路跨越千里打到長江以南的大明京師。

  可朱棣還是這麼做了,最終還成功了!

  這就是因為他很清楚,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就應該沒有任何顧慮,放手一搏!

  但,朱翊鈞沒做到。

  邢階、楊鎬和麻貴都沒有做到。

  朱棣很失望。

  非常失望!